English

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09-12 来源:光明日报 南开大学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我有话说

南开大学化学专业于1991年首批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基地建设目标和把基地学生培养成“基础厚、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优秀化学人才的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学改革生机勃勃,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化学基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还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地每年出一辑学生论文,现已收集学生小论文数百篇。基地着力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之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成立了化学学院多媒体制作中心,重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部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占全系开设必修课的60%。

南开大学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基础性数学人才上也做了许多探索。早在1985年,在陈省身先生的倡导下,南开大学数学系和南开数学所就向原国家教委申请合办“数学试点班”并获得批准。在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地以后,我校将“数学试点班”的做法延续下来,发挥已经形成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十多年来,探索出一条以“高标准、多角度,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南开数学专业参考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数学系的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高标准地制定了教学计划。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核心,加强各类基础课,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协调课程关系,课程体系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特别是二年级上、下学期开出《抽象代数》课,二年级下学期开出《实变函数》课的做法,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好评。

在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基础上建立的物理基地在“九五”期间,积极致力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实验室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还重点加强了对学生的物理兴趣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

我们认为,基地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要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要具备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99级有四名学生从大二上学期开始自愿组成问题讨论小组,对课堂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这些学生反映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开拓了思路;我们还将计算机能力较强、知识面宽、很有数学思想的学生组成数学建模小组,在全国和国际数学建模比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这项活动在我院从高年级到低年级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局面。

我们在2002年上学期组建一个由20名左右本科生组成的数学建模业余班,由担任教学的教师定期开展讲座,指导学生扩展知识面,为学院优势竞赛项目系统培养高质量选手;为给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我院将网络中心交给本科生管理,从网页制作到网络维护全部由学生完成,在具体工作中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我院98级一名本科生酷爱数学,从大二开始组织理论物理兴趣小组,不仅吸引了本年级同学参加,而且还带动了我校数学院数学试点班的同学参与。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98级保送研究生过程中,我院考虑到该生学习兴趣,破例将他保送到我校数学研究所读研。可以说通过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对学院乃至学校相关学科的本科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