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

2003-09-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周前进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自己建设起来的一所重点大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同步。她以“年轻而富有朝气”著称高教界,曾被赞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华中科技大学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经教育部批复,1952年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即将于10月6日举办校庆大典(1952—2003)(暨庆祝原华中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暨庆祝原同济医科大学建校96周年、暨庆祝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院51周年)之际,记者围绕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创新这一话题,采访了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教授。

突破单科性,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80年前后学校实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开始把一所纯粹工科大学改造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在全国高教界,则开风气之先。当时,学校是如何顺利进行改革的?

樊明武:华中科技大学在“文革”结束之初,以朱九思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就实施这样具有突破意义的教育改革,确实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需要非常的求是和创新精神。

当时开设新专业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学校第一个上报开设应用数学专业,经过努力教育部批了。但当时要教育部批准办文科,难度更大,学校就采取了迂回办法。例如中文系的建立,我们是先办中国语言研究所(研究所不用批),招收研究生,办《语言研究》刊物,接下来发展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具备后,再上报教育部,最终获得批准,建立了中文系。经过持续四五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先后建立了理科的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文科的中文系、新闻系、社会学系、外语系,学校自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学校在实现向综合性大学转变这一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除办理、文、管等学科外,还采取了些什么举措,来加速学校的“综合性转变”?

樊明武:在高教界和师生中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两点:

1、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四大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建设)的首位。一方面,学校大办干部、教师补习班,扫“语(外语)盲”、“机(计算机)盲”,补基础理论课。同时,学校派出大批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考察。外宾赠送的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概况》也被翻译成英汉对照本,人手一册,成为教师和机关干部学习英语及借鉴国外先进高校教学、管理经验的教材。另一方面,学校冒着极大的风险,慧眼识“骏马”,不拘一格地大批引进各学科建设急需的人才。到1981年,全国各地有600多名专家学者投身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怀抱。

2、科研要走在教学前面。时任领导班子认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科学研究,否则,就算不上高水平。学校努力把科研抓上去,鼓励教师搞科研,走出去争课题。由于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被授予“全国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

记者: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其影响不仅在当时是发聋振聩,至今也还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您能谈谈学校当时大力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吗?

樊明武:在黄树槐校长提出并实施“狠抓学科建设,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办学思路,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科研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1994年,我校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率先在理工科院校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定期邀请中外名人学者进行人文讲座,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明确提出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

至今,教育界、新闻界人士还都记得杨叔子老校长关于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两段精辟的演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

——“我们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人才,而非制造器材;我们的大学,是培育高层次的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次的器材;是有灵魂的人,而非无灵魂的器。人文,人文文化,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既严重关系着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也密切关系着个人人格的高低、行为的文野、思维的智愚;一句话,极为严重地关系着事业的成败。”

杨院士认为,学生上大学就是要干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做人;二是学会如何思维;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三条不可分割,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做人是根本,思维是关键,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

记者:华中科技大学从率先举起文化素质教育大旗,到成为全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到底有哪些具体做法可供其他高校借鉴学习呢?

樊明武:通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目前已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即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着力培育民族精神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为:1、开设人文讲座,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阶段;2、改革课程体系阶段,即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课堂,实施大学本科教育前三学期按学科分类“打通培养”,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课程;3、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修课,大力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阶段。

比拼综合实力:学、研、产协调发展

记者:世纪之交,华中科技大学又审时度势,对教育模式再次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教学、科研、产业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您认为学研产协调发展对华中科技大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樊明武:进入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逐步确立和完善,同时,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高校更看重综合实力的竞争。实力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当时,以朱玉泉书记、周济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学、研、产协调发展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新思路。主要工作思路是:

1、教学是基础。实施教学改革:以制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为突破口,制订教学改革五年计划,通过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基本形成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师级和领导型人才。

2、科研上水平,努力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顶天”就是要创新,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立地”就是要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发挥重大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产业出活力。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和依靠科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我认为,学、研、产协调发展对学校最大贡献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具体表现在:办学规模得到稳妥、快速扩大;引进了一批包括院士、知名学者等大师级人才在内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科研课题和经费一路飙升,连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与全国大部分省市及地方政府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为地方和区域经济作贡献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办学的一个鲜明特色;校园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得到极大改善,后勤变包袱为财富,其社会化运作模式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典范,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产业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华工科技”等特色产业在全国高校乃至社会中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只争朝夕:吹响国际化号角

记者: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办学战略和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国际化办学,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又一次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活动。请问:华中科技大学办国际化大学的内涵是什么?

樊明武:国际化并不是一句摸不着、看不见的空口号!所谓办学国际化,就是要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关注、了解和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按照国际通行的规范,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使学校能够拥有国际承认的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等。具体来讲,就是要有与其相配的服务高效的管理体系;能聘请和在校内产生国际学术大师;有各国学者和留学生青睐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配置;并有国际承认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能与其他国际化大学的学位等值、学历互认;还有与各国教学与科研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

我们学校的国际化,就是要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学校自身的目标,来创建世界知名大学。

记者: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在办学上推出了哪些具有国际化意义、又能具体落实的举措?

樊明武:我们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急需的就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进行深层次变革。①实施机关改革和教育职员制试点,全校原有管理干部1572人,改革后精简了41%。②开展教师聘任制改革:试行人员有进有出,职务有上有下,待遇有升有降的用人机制,分配方式也逐步过渡到按工作量分配为主,进而形成聘任制的分配方式。③推行人事代理制:新进教师、管理人员的人事关系及档案由指定的人才交流中心代理、代管。5启动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措施。

2、实施“无污染校园”建设。通过完善规范、严格落实规范及大张旗鼓的宣传等举措,努力建设无学术污染、无信用污染、无环境污染的校园,引导师生自觉地共同营造适应WTO规范和世界一流大学规范的治学、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浓郁氛围。

3、超常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①制定“华中科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大量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硬举措。②出台学校特聘教授聘任办法,在部分特色学科设置150个特聘教授岗位,特聘教授每年可获得5—10万元的津贴。③聘大师扛学科建设大旗,引进重量级人才,以事业留人、环境留人,营造人才引进工作的“雪球效应”。

4、构筑人才培养新模式。①参照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环境。今秋在机械学科大类和信息学科大类的12个专业的新生中试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毕业时根据选课集中的专业确定具体专业,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从2001年开始,在部分专业组成全英语教学班,进行四年全程英语教学。②推进联合办学,3年来,先后与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一些知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向这些高校派遣学生接受培养。③对拔尖人才实行特殊培养,设置了本、硕、博打通培养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电类提高班,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等。5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继续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5、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中体现国际化。①全力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综合集成的学科建设方针,提高整体攻关和突破能力。②全力搭建国际学术舞台,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努力创造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在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6、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优化办学资源,美化校园环境。

记者:您认为华中科技大学3年来国际化办学实践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樊明武:我认为我们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最大的收获是:国际化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广大师生的共识。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无论是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校园面貌,还是学校的综合实力,都可以说得到了长足发展。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办学是一个较漫长的努力过程,我们全校师生正齐心协力,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