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中国雕塑界点穴

热点关注
2003-09-17 来源:光明日报 韩小蕙 我有话说

本月20日起,“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将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大幕。作为参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有28位中国雕塑家的作品登台亮相,共同构成一道风景,展示当代中国雕塑界的整体实力、现状和水平。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雕塑事业发展神速,不单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就是在较小的和较偏远的乡镇,也可见雕塑作品星星点点。不知不觉中,雕塑艺术已成为中国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那么,我国的雕塑事业到底发展得怎样?其艺术水平水到底如何?亟待注意和改进的问题是什么?今后的发展前景将是什么样?就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邹文博士。

当前中国的雕塑缺乏创新

笔者:我想请你对当下中国雕塑做一个整体评价。

邹文:第一印象是感到中国的雕塑空前活跃和繁荣,雕塑家的社会参与意识普遍高涨,雕塑创作力求突破。但“热”的成分有实有虚,背后问题不少。如我国雕塑队伍的构成尚有许多不足。虽然这支创作队伍结构上比较稳定,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均有各自的代表,但这种稳定也意味着新人进入的比例和几率较少——20年前是这支队伍引领中国雕塑界风骚,今天还是这支基干队伍活跃在雕塑第一线。不能说中国雕塑队伍后继乏人,但明显感觉到雕塑人才的更新需要宏观的推动。

笔者:目前已经产生什么不利影响了吗?

邹文:最明显的一个表征就是作品的更新率极低,好多雕塑家拿出的作品还是10年、20年前的旧作,这意味着每一个雕塑家完成一个新作品的周期过长,旧作与新作之间的跨度太大,雕塑家的产出率普遍较低。本来一个艺术家应该不断有新作问世,艺术的天职就是要不断通过各类作品的创新,提示和推动人们不满足于衡常而对更理想的目标努力攀登。而如果我们每个雕塑家的创作周期拉长,就会造成中国雕塑界整体创新力的衰退,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笔者:在创新上是不是青年雕塑家做得好一些?

邹文:恰恰相反,许多著名的、资深的雕塑家还总有新作问世,其产量还多于年轻雕塑家。而一些年轻雕塑家则表现为较早的风格化和款型化,形成某种程式和风格就沉湎于圈内的掌声。看到那些数年前就耳熟能详的作品又被他们当作得意之作送来,不禁让人怀疑各地雕塑是虚热。

笔者:他们为什么不再往前走呢?

邹文:这确是让人担心的现象,有的作者只对有经济效益的工程情有独钟,有余力时才来参加学术展览和学术活动。这将会影响整个雕塑界的价值体系及评判标准,人人都去攀比雕塑的收益而不在乎雕塑的学术水准的话,中国雕塑艺术的整体水平还能提高吗?

小女人式的审美趣味

邹文:另一方面不能让人满意的是,有相当多的作品和方案都流露出小品化的情趣,是一种小女人式的审美趣味。表现为小话题、小事件、小情小调、小题大做。有些作者还运用一种小聪明的办法,试图以设计手段取代雕塑手段,把一些巧妙的构思、漫画性的隐喻和调侃、故事的演绎等等,加以产品化的设计来冒充雕塑。

笔者:你这么说使我想到,在上次北京市奥运雕塑景观研讨会上,有好几位雕塑家和学者都在呼吁震撼人心的大作品。还有,近年来举办的一系列雕塑展览,包括“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展”和前不久在北京王府井商业街举办的环保题材的展览,都是小品式作品的天下。这是不是当下中国雕塑创作的一种主潮?

邹文:从我们评选的作品来看,那种宏大的、堂堂正正的、呈崇高之象的雕塑寥若晨星;那种用纯正的雕塑语汇,不借助旁门左道的雕虫小技,不依靠文字解释,也不靠绘画帮忙,而仅靠雕塑本身的塑形、刻凿,即把形象充分表达的真雕塑、纯雕塑,真是少而又少。其实在雕塑界,不少人都流露出对纯正的本体雕塑的呼唤和怀念。

伪创新之风在影响雕塑的发展

笔者:什么是“伪创新”?

邹文:现代观念艺术使一些雕塑正在离开本原的特质,雕塑家们力不从心地试图扮演哲学家,词不达意地想用造型传达哲理、寓意。这是一种多元化的困惑。艺术家们想突围、想创新、想超越,必然要寻求新的观念、手段、技法、材料的联合,以杂交出新的品种,但这种创新是以牺牲纯雕塑灵魂性的美为代价的,我认为得不偿失。

笔者:这还是正面意义上的“伪创新”,请你再谈谈负面意义上的“伪创新”。

邹文:那是很糟糕的一股潮流,很大程度上应由雕塑界之外的人负责。大概由于绘画创新实现自我面貌的几率很小,有很多美术家便挤向雕塑。他们玩“观念”,玩“行为”,有人把废铜烂铁拼到一起,把各类日用品放大;有人把不同的西方雕塑的部件加以组装,将一知半解的西方哲学观点或对佛、道的理解进行小儿科级的图解;甚至有人在长城最高处拉屎,以创作名为“为长城增高”的“作品”……

笔者:雕塑界怎么看这种行为呢?

邹文:实际上,有许多大肆炒作的“创新”,都能在近40多年来的西方美术档案中找到其“爹娘”。它们之所以在中国显得稀罕,是因为我们社会的艺术信息共享化程度较低。有一批艺术家充分利用这一点,取得并巩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优势,把自己的抄袭之作推给国人;又从民间艺术中撷取某些民族的形式和语汇,改头换面拿去取悦外国人。他们利用专业信息优势两头欺骗,把不同创新评价体系中的复制、摹仿、抄袭,进行交换传达,把它们化装成了创新。这当然不为雕塑界所认同。不过也应该承认这种作法至少有助于艺术的交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