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新民乐发展看文化创新

2003-09-17 来源:光明日报 张向侠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学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国唱片界和民乐界在探索新民乐的道路上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结合新民乐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前景,更加认识到,如果把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放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以及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去考察,那么,它要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创新。所幸的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界和唱片界一起,自觉地肩负起了继承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他们适应时代前进的变化,挖掘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厚资源,吸收国际音乐界的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国内外听众的口味,融入现代的创意、编配、演奏乐器和技巧、演唱方法、先进的录制技术、整体包装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新时代的新民乐。新民乐的出现,使传统民乐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在国际化、品牌化、资本化、产业化方面,新民乐尚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效应,而且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演出市场和唱片音像市场上,显然已经蔚成气候。

新民乐在唱片市场渐成新宠

今天,人们随便走进哪家稍大一些的音像店,总能看到醒目地摆在货架上的各种新民乐唱片和音像节目。从“十二女子乐坊”、“冯小泉曾格格”、“林月冉冉”等等,到超豪华发烧音碟《阿姐鼓》、《苏武牧羊》、《云之南》、《东方大峡谷》等等,新民乐的节目在传统民乐的地盘上正占据越来越显眼的位置。

从一些新民乐的音像制品中看到,很多新民乐作品的演出,均以斑斓绚丽的彩灯、现代抽象的图案背景、变化多端的激光、翻卷的干冰烟雾来烘托气氛。在一些音像货架上,像《茉莉花》、《敖包相会》、《小河淌水》等民歌名曲,都有“爵士版”或“摇滚版”。有人惊呼,摇滚“刘三姐”,电声《绣荷包》,爵士乐演奏广东民谣《落雨大》,萨克斯吹起《茉莉花》,民乐乐坛好不热闹……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舞台与生活,都有机地融为一体了。

作为最早与境外唱片公司合作的音乐人之一,张维良的《天幻箫音》也为很多音乐爱好者的片架所珍藏。浓浓的异域风情,精湛的艺术质量,精美的制作水准,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赞扬。他推出的两张新唱片《红叶》、《茶禅一味》,首先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发行,赢得了相当好的市场。

总的看,凡是在市场上成功的,受到消费者喜爱的新民乐,都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本,从传统民乐中寻找素材并利用现代国际创作技法进行深度创作的作品。

传统民乐低迷实乃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一代又一代的听众心里被深刻记忆,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珍贵财富。然而,中国民乐的家底并不丰厚,而今能够演奏的乐曲就是那么几部。一说起琵琶想到的是《十面埋伏》,一说二胡就想到《二泉映月》,一说古筝就有《高山流水》。而最为重要的是,民族音乐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距离越来越大。

为了力挽民乐在当代的颓势,很多民乐家都在考虑怎么把民乐弄得更“民乐”。不可否认,这样做也许会得到圈内的尊重,但是,不懂民乐的年轻人呢,是不是更加望而生畏了呢。时代发展了,民族音乐的语言如果继续沉浸在古老的审美和技法中,如果继续满足于流传下来的几首经典曲目,那么,这种民乐似乎已经不能再表达今天中国人的感情和思想了,进而言之,它在听众和市场的前景将是可以想见的。而如果没有音像市场的支撑,民乐艺术就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如何弘扬民乐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许多老一辈的民乐艺术家对中国民乐现状和前途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和思考,他们深感只有奋力“拆墙”,大胆“拓路”,积极“创新”,才会积聚优势,凝聚合力,才能以整体品牌优势打向海内外市场。据悉,在民乐曲目的新创和推介力度方面,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已经领先于内地,而在演出形式创新和多乐种合作方面,内地更是落后了。因此,民乐要争取更大的市场,就既要抓新曲目的创作、演奏技巧的改革和乐器的改进,同时要鼓励年轻音乐家敢于在中西结合、形式创新方面开拓新路。中国民乐要成为一种更具国际性的音乐语言,除了不断丰富自己,更要以求新求变的姿态迎接挑战。

新民乐是文化创新的必然结果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不懈追求。同理,创新也是中国民乐重获生机、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如果民乐不去追新求进,其生命力也必然会衰微。

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的民族音乐,没有停留在《高山流水》、《弦索十三套》等文人雅士在高堂舞榭的把玩,或者《百鸟朝凤》、《步步高》等市井百姓在街巷地头的传唱。一大批新民乐的诞生,震响了传统民乐的新音,重铸了民族音乐的辉煌。这种进步,来自于创新,其间倾注了多少民乐界和唱片界的心血。

面对来自新技术、全球观念与市场运作的挑战,唱片界积极利用世界性的语言和现代的创作理念,制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技术含量的作品,使民族音乐重新走进大众。创新发展,融入现代,走向世界,已成为今天一代音乐制作和唱片出版界的共识。对民族音乐元素包括传统的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甚至民间戏曲曲艺、地方音乐等进行新改编、新创作、新挖掘、新组合,而又能与传统民族音乐血脉相通,已成为今天民乐改革的新理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批将古曲中单旋律演变为有和声、织体的交响乐形式的现代音乐作品,比如为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大型交响乐《西北组曲》,这是中国传统民乐让更多现代人、更多外国人接受所进行的变革和努力。另外,把不同的音乐资源包括广大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重新整合也是现在的创作思路。瞿小松的新作《神曲》,是民族特点的交响乐,集中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葫芦丝、巴乌与黑管等西洋乐器。听冯晓泉曾格格的《雪山》、《雨中花》,把本来的电声作品改编成交响乐形式,听起来甚至比原来的效果更好。种种的创新实践,说明新民乐的创新,不但具有历史的、民族的眼光,同时也有时代的、世界的眼光。

在对内继承与对外借鉴的关系上,新民乐的创新处理得较好。新民乐旨在让传统民乐与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交流,既立足于本民族又不固守民族传统,既善于借鉴西方先进的东西又不盲目追随西方潮流,民族性并不拒斥世界性,世界性也并不抵触民族性,新民乐的发展在保有自身优秀传统的同时,广泛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音乐融合。民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后,蕴含着强盛的生命力。

新民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新民乐的发展道路,主流很好。然而,民乐改革创新的路还很长,正像所有发展中的事物一样,新民乐也难免鱼龙混杂。

如有的新民乐在披着创新的外衣下有搞大杂烩之嫌,有的节目更像是顽皮儿童幼稚的杂耍。另外,除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外,有的制作品质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准,音乐中体现的理念和技术含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还有的节目和演出纯粹是为了迎合市场,创新上缺乏对民族音乐内涵的理解,刻意走流行音乐的路子,显得热闹夸张有余,内含深度不足。更有甚者,有的新民乐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作品,把民族音乐仅作为点缀品。这种抛弃民族音乐的精髓,一哄而起搞简单庸俗的拼凑包装和奉迎,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轻贱,是文化的不道德,对这种不利于新民乐健康发展的做法理应予以纠偏。

民乐创新,是民乐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进行民乐创新,就是对音乐文化的民族传统进行现代转化,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要结合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使传统民乐成为今天进行新民乐创新的丰富资源。

总的看来,新民乐正展现出越来越乐观的前景。有越来越多的新民乐作品打动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他们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一些唱片公司已经注意到新民乐的成长和发展势头,对出版的新民乐唱片市场十分看好。今后,如何保持传统民乐的真正韵味,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民族音乐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灵魂。民乐艺术家和音像制作者,只有潜下心来深入民间,深入民族音乐的沃土中,吸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奉献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型民族艺术作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