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团采访黑龙江省农村教育,时间不长,给记者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所到之处,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有土地。少则30亩,多则上百亩。
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同志告诉我们,黑龙江省每个农村学校至少有30亩土地,用于学校开设农业生产技术课程所需。在肇州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校田地管理的一份通知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规定:各乡镇人民政府必须保证原校田地的数量(按初中校45亩以上、小学校30亩以上划拨)。
不要小看这几十亩土地,它表明了一种对农村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坚持。有了这些土地,农村学校的生产技能课就有了保证,土地的收入也可以补贴短缺的办学经费。校田已成为当地中小学育人基地和示范、实验、先进科技推广的基地。
朝阳沟镇双榆小学,这是一个只有92名学生9个教师的乡间小学,位于3个自然屯中间。校长巴福全告诉我们,学校有35亩地。三年级以上开设劳动技能课,自编教材。校田的年毛收入一万元左右,纯收入6000元。在地头,我们看到“龙谷系列试验区”的标牌,谷穗沉甸甸的,长势喜人。学校除了教学任务外,周六周日开设农民夜校,分小学班、技术班、识字班。离双榆小学不远的互助小学有六十亩土地。他们从农科院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试验。在学校的实验田里种植的饲料玉米达到四米多高。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对当地农民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走进呼兰县呼兰镇一中,除了一中的学校牌子之外,校门上还挂着“呼兰镇一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教中心呼兰镇一中分校”两块牌子。在呼兰县,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人称“呼兰模式”。
一中校长王春林说,初中阶段结束后,约有60%—70%的学生因考不上高中而将走向社会,回到农村。农村教育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这60%—70%学生的问题。
在一中,初二学生就开始分流。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学校开设的苗木花卉等实用农技课程,这占当届学生30%。这些学生毕业后,学的知识用得上,家长们反映,学生们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眼光比他们长远,办法比他们多。呼兰镇从事苗木花卉的特别多,收入高。同样的种植花卉,学生会想到成立花卉公司,收购营销。学校教授的新技术通过学生辐射农户,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王校长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发展特别好的,固定资产已达到一千多万元。由于技术课开得好,学生们学得进,留得住,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在一中的苗圃中,紫丁香、榆叶梅、四季丁香、锦鸡、黄槐、糖槭等花卉树苗迎风摇曳。王校长指着其中一空地说,这里种的花卉刚被人买走,正准备补种一些其他品种。
省教育厅的孟副厅长说,课改之后,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同时掌握几门农业技术。农村学生学瓜果与学苗木和城里的学生在实验室中实验,累积起来的同样是能力,是素质,是品德。农村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依托于这样的学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也完成了。
在呼兰镇第二中学“绿色证书教育成果展”上,有从台湾引进的南瓜(黄油),有巨型冬瓜、黑珍西瓜、香炉瓜、金钩南瓜、短瓠瓜等,琳琅满目。主人热情地请我们品尝他们种植的各种瓜果。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基地面积3万平方米。从1995年开始,他们引种的花木、瓜果品种达135个。学生在这里可以掌握一到多门农业技术。
校长自信地说:我们的学校,既能培养能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能培养生产致富的能手。
来到宁安市兰冈镇,我们走进了兰冈西瓜协会的展览室。西瓜协会在当地无人不知,他们的会员被云南瓜农高薪聘请在当地传为成为美谈。
当地农民告诉我们:没有镇办中学,就没有西瓜协会,就没有瓜农们这么宽广的致富路。
兰冈镇盛产西瓜。但是,西瓜属特产作物,需10年的轮作周期,重茬种植枯萎病严重,能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1987—1988年,全镇能种西瓜的土地基本轮过一遍。枯萎病害发生,瓜农欠收。西瓜之乡,西瓜种不下去了。
如何根治西瓜枯萎病害成为瓜农的愿望。1988年,以镇办中学为依托,兰岗西瓜协会诞生了。经过两年的攻关,西瓜协会成功地研究了“西瓜嫁接技术”,打破了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历史。而且嫁接的西瓜具有抗病、个大、口感好和耐贮运的特点。兰冈农民全都掌握了这个技术。在1998年,全镇的西瓜种植收入就达到20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西瓜协会还以镇中学为依托,进行瓜田机械、用药施肥、棚室栽培、复种栽培、品种试种等研究和推广。西瓜协会秘书长、镇中心学校校长马玉顺告诉我们,这几年,他们先后组织1500人次赴吉林、辽宁、云南、海南、缅甸、老挝、俄罗斯搞技术输出和承包土地种瓜,年创收入300多万元。这种学校、协会、农户联动的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被推广,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