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鲁迅学通史》于2002年12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把鲁迅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梳理与评述,以原始文献为基础再现了20世纪中国鲁迅学史的全貌,并对其中的精神文化背景与个中玄机作了比较深刻的分析。
全书分上、下、索引三卷,一共187万字。
本书出版后,国内许多报刊进行了报道,从权威专家到普通读者,很多人撰文或来信对该书作出很好的评价。
这是一部很出色的学术论著,它的问世将推动今后的鲁迅研究迈向更广、更高、更深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举起了一面学风之旗,为树立良好的、正派的学风提供了一个榜样,是中国当代学者推行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典范
林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会长):这是一部很出色的学术论著,对于鲁迅研究的全部历史和种种有关的研究论著都作出了确切的评价,真可以称得上是十分谨严的史家笔法。这部论著总结了不少有关学术史的共同规律,阅读起来就更具有启发意义了。最为难得的是这部论著还进而思考了有关人类文明建设的不少问题,视野开阔,肯定会给予学术界明显的影响。
樊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与以往学术成果不同的,一是以“鲁迅学”的专门名词取代沿用已久的“鲁迅研究”的称谓,二是明确地把“鲁迅本体与鲁迅映象”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看待,两者都贯彻全书分析评价的始终。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动,也不仅仅是变更一下切入问题的角度,而是有意识地重新界定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意在强调鲁迅研究并非一般的作家个案研究,也不限于文学学科的一门简单的分支,而是诸多人文学科综合交叉即跨学科的结晶。这个界定符合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从比过去宽广得多的精神文化史的背景和线索,审视鲁迅的遗产和衡量鲁迅研究的成果及其得失,进而推动今后的鲁迅研究迈向更广、更高、更深的境界。这些,对这门学科的建设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张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梦阳先生二十余年来潜心从事鲁迅研究之研究,刻苦努力,废寝忘食,终于完成此187万字的巨著《中国鲁迅学通史》。该书对我国的鲁迅研究的历史做了深入的爬梳和整合,占有材料丰富,分析也比较全面和允当,线索清晰,结构合理,有自己富于学理性的独到见解,是近一个世纪来鲁迅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难得的学术史著。全书图文并茂,印刷精良,装帧美观大方。
黄修己(中山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张梦阳先生的《中国鲁迅学通史》是积二十多年的心血所熔铸而成的精品。有了张先生的书,“鲁迅学”才不是存在于人们感情上、感觉里的,而是真正的历史。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是举起了一面学风之旗,为树立良好的、正派的学风提供了一个榜样。本书从史料收集、积累开始,依照历史“本体”的本来面貌,构搭历史“映象”的框架,提出历史研究的问题,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路,论从史出,提出自己的评价和见解,平实朴素而不乏新鲜深刻之见。应该鼓励这样的作品,鼓励这样的学风。
竹内实(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著名鲁迅研究专家):这是将要开始或已经开始研究鲁迅的必读书。这里人们可以找到研究鲁迅的正道。如果您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当代学术有着兴趣的或关心的人的话,可以肯定这是中国当代学者推行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典范。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张梦阳教授沥多年之心血,撰成《中国鲁迅学通史》,为研究鲁迅有关问题,条分缕析,理清脉络,厥功至伟。书成之后,又为便读者,更成索引一卷,分编年、专题索引,不仅可从不同渠道检索本书内容,而且此类索引几已网罗20世纪群书中鲁迅学研究之要目信息,为有志研究鲁迅者开阔视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有此一册,全书可称完璧,亦可见梦阳之卓识。
该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制创新,气魄宏大;二是资料丰赡,实用性强;三是见解卓特,评说公允
王锡荣(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著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制创新,气魄宏大;二是资料丰赡,实用性强;三是见解卓特,评说公允。之前所有的专论,都以鲁迅研究为题,而张著以鲁迅学为题,虽仅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是从专业学科的角度治史,且是通史,更在总体定位上高出一筹。全新的体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兼顾了编年史和专题研究两个大的分野,又十分突出地讨论了方法论问题。比之以前的编年体治史方法,这种更加宏阔的大思路、大架构,更有利于透彻阐发和观照各个方面,也更加适于描述鲁迅学的实际状况,可说是大手笔,也是史学史上的一种创新思维。
黄树森(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本书的“命意结穴”系把鲁迅研究作为中国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并以汪洋恣肆的“鲁学”资源,以纵横贯通的“通史”结构统绪之,立意独特、原创。作者营造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沉湎、一种回味无穷的文化和哲学意境。本书治学严谨、公允、客观、真实,廓清了“鲁学”中林林总总于史实、评估、观念上的云遮雾障,对不同语境中的人、事、史、论的阐释剖析,把握得体,量度准确,展示了一个研究大家的风范。作者抽血敲髓,化精吐哺,几乎耗尽一生打造“鲁学”这一品牌。它内里藏有玄机,那就是:辐射、裂变、转化。
张钊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张梦阳先生的《中国鲁迅学通史》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学理为基础。全书以学理精神贯穿始终,力求实事求是地总结前人的成果,做到只看论著不看人,好就说好,坏就说坏,知难而上,宁当迂夫子,不愿和稀泥,真诚勇气可嘉,令人起敬。二是有史识。《中国鲁迅学通史》评说前人,不脱离历史条件,里面闪耀着不少作者深刻独到的见解。三是史料详尽,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我相信,考证派、务实派的鲁迅研究学者,尤其是有志于鲁迅学研究的学生、新秀,都会从中得益。
李冬木(日本佛教文化大学副教授):使用“第一手”资料,是《中国鲁迅学通史》的最大特色。全书“史”的构成以及认识论意义,全来自作者对原始资料的读解和把握。我以为这是最见作者功夫的地方。
侯建东(四川读者,四川省营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以后学外行之眼看,《中国鲁迅学通史》有四大特点:一是文献搜寻功夫扎实深厚。编纂1000多万字的资料汇编,集20多年研究之功力于一书,实在是坐得住冷板凳。二是宏观鸟瞰80多年鲁学史,脉络清晰。三是史体上有创新,将整个鲁学史分成宏观描述、微观透视、理性反思,配以索引,这种设计十分科学。四是文笔流畅,读起来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种沉闷、死板的感觉。
程致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著在治史的理念和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新颖独到的研究视角。著者高屋建瓴地返观并凸现出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本质特征,使全书获得一个极富有创意的理论制高点,从而产生一种整合力和凝聚力。从宏阔的精神文化背景透视将近一个世纪的鲁迅研究,进而“寻绎鲁迅映象与鲁迅本体相悖离或相契合的原因”,著者往往能于从容不迫的评说中,提出许多闪耀着智慧火花、令人叹服的创新见解。
该书体现了20世纪中国三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重叠与磨合,特别是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精神解放和思维变革两章更是全书的重心。这一鸿篇巨制最为突出的特色,则是透过对鲁迅学史的梳理与阐释,追寻鲁迅思想的本质,显示出悟性与理性的穿透力
吴小美(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让笔者最为心仪的是,张梦阳在他187万字的著作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一个契合点,即20世纪中国三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重叠与磨合。所言三者,一是鲁迅自身,二是研究者,三是再研究者张梦阳本人及其《中国鲁迅学通史》。三者融合,将鲁迅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给予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爬梳与辨析,再现了20世纪中国鲁迅学史的全貌。特别是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精神解放和思维变革两章更是全书的重心,折射出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耐人寻味!
秦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梦阳先生推出187万言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在宏观描述与微观透视的纵横交错中,清晰地展示出80余年鲁迅学史的曲折脉络。具有代表性的学人、学派、论著、事件及其内在联系、文化背景,一一凸现出来。这一鸿篇巨制最为突出的特色,则是透过鲁迅学史的梳理与阐释,追寻鲁迅思想的本质,显示出悟性与理性的穿透力。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是他留给中华民族以至整个人类的最大一笔精神财富,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解放。而鲁迅学的精要之处,就是对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进行再反思,借以推动精神解放。
该书饱含了作者作为学术的理想主义者的无穷的勇气与恒久的毅力,凝聚的是他二十余年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精华
周西篱(广东读者、作家):张梦阳先生的这套书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它饱含了作者作为学术的理想主义者的无穷的勇气与恒久的毅力,凝聚的是他二十余年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精华。我称他为学术上的理想主义者,就是因为他宏观描述与理性反思的那种广阔和深邃,让我看了一种学术研究中的理想境界。
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梦阳继主持编纂了1000万字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之后,又完成了这部长达187万字的三卷本《中国鲁迅学通史》。可以断言,这部巨著必将成为鲁迅研究园圃上一座能够经受岁月风雨吹打的碑碣:既铭刻了前行者的业绩,又启示着后继者的耕耘。《中国鲁迅学通史》对评述的对象“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并通过作者的再阐释,将研究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在当前的鲁迅研究队伍中,像张梦阳这种“宏观在眼,微观在握”的学者实属凤毛麟角。作者成绩的获得,不仅在于他能呕心沥血,忍受孤独,更在于他能坚持学理精神,采取通合方法,运用惟实思维。因此这一重大学术成果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鲁迅学的局部范畴,而将给予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史料学、思维学和方法论诸方面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