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依托民航企事业,依托大学雄厚师资。不过10年,南航大民航学院一跃成为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最高学府——
2003-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通讯员 邓芳芳 我有话说

一所重点高校的二级学院,短短十年间,先后向民航系统输送了1529名本科生,104名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民航教育第一个取得硕士、唯一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令众多民航教育的“前辈”院校感慨:“后生可畏!”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是“紧紧依托民航企事业单位,紧紧依托南航大”的办学理念,铸就了10年造名牌的神话。

面向企业依托董事的办学双赢战略

南航大民航学院创办时,中国的民航正值高速发展时期,但无论是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局、还是管理局,都出现了人才缺口,尤其是全国重点院校毕业的高质量人才更显缺乏。

怎样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利益?如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南航大领导看到,如果和民航合作,不仅能解决当前的困难,还能使今后的办学道路越走越宽。于是,一个校企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的董事会管理模式很快建立了起来。

“钱是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10年里董事会为民航学院共筹集建设资金4500多万元;赠送学院价值1600余万元的航材、技术资料和软件,直接促成了10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建立,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使得该院实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南航大民航学院院长胡明华教授感动地说:“没有董事会的支持,要达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是不可想象的!”

董事会是学院学科建设的“高参”,在一年一度的董事会议上,来自民航企事业单位的老总聚集一堂,共商院事,根据企事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确定招生规模,调整教学计划,明确科研方向,投入人力物力,主动承担起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的任务。10年来,民航学院为董事单位及有关民航企业培养、输送本科生15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人。

背靠学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果说民航学院是枝繁叶茂的树干的话,南航大就是一直在源源输送养分的树根,正是站在南航大的肩膀上,民航学院才有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胆识。

南航大民航学院历史短,底子薄,如何实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及时满足市场需要?所有民航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由学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承担,这就保证了“高起点”;再根据民航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民航学院的领导班子提出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相关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集中学习一年进行民航专业强化培养,保证了学院创办的第二年便开始向民航企事业单位输送毕业生。

“优质师资是立院之本”,民航学院从相关航空类院系选拔与抽调20余名中青年骨干充实进来,投身民航类学科专业建设。并在各董事单位大力支持下,通过为民航学院教师提供实践条件和联合出国进修、考察机会,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优化;聘请民航高层人士及高级技术人员40多名做兼职教授来校讲课,使教师即时掌握了民航技术发展前沿动态。10年磨一剑,如今,南航大民航学院已经成功地建成具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交通运输和飞行技术两大类专业的本科专业,有教工5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从无到有教育科研比翼飞

科研力量是反映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参数。建院之初民航学院的科研基础很差。如何强化?学院又回到“两个依托”的出发点上来,积极发挥南航大整体科研优势,对内联合兄弟院系科研力量,对外密切结合民航单位实际需要,确立了“依托民航、服务民航”的方针。

10年来,民航学院科研经费从无到有,累计各类科研经费达1680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经费占31%,先后承担民航重要课题25项,十余项科研成果已应用在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的生产与管理中,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研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建设,为民航学院2003年成功申报“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既有的成绩,院党总支书记王进头脑清醒:“目前教育科研并重的‘哑铃型’功能结构,将逐步优化为研究型的‘木棰型’功能结构,要把学院建设成为与南航大研究型大学目标相匹配的高水平学院,要走的路还很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