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30日电国务院部署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已经两个多月,北京市做得怎么样?今天,“十一”黄金周前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率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部际协调会议成员,对北京市“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特别是“十一”黄金周食品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早在2002年10月就启动了“食品放心工程”,并在全市全面推行了食品准入制度,对食品及其经营者在流通领域的进入市场、市场交易和退出市场三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使全市生产、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中,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率由38%下降到4%,猪肉含“瘦肉精”率由28%下降到2%,群众对肉、菜等的投诉减少,消费信心显著增强。
针对北京食品的消费特点,北京市确定了黄金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一是将繁华商业区和旅游景点,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地区;二是将商场、超市中供应的节日食品、饮料和以往检测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水发产品、豆制品、熟食等作为抽查检测的重点商品;三是将餐饮业作为重点行业,特别对以附近居民为主要客源的中小型餐馆加强监管检查。
在北京大学一所食堂内,郑筱萸一行查看了餐厅、厨房、储藏间、冷切间、备餐间后,对食堂的卫生状况感到很满意。
在颐和园听鹂馆饭庄,郑筱萸详细询问饭庄从哪里进货,供货商是否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有无进货登记和购物发票。据北京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黄金周期间游客饮食安全,“十一”前已对全市130家公园和26处旅游景点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部进行了检查部署。
检查过程中,郑筱萸希望北京市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管好自己的人,把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就是要对本市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进行规范,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把好自己的门就是要严格市场准入,保证首都这个首善之区食品药品安全放心,为全国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