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过—段意味深长的话:“倘有人作—部历史,将中国历代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让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家训思想及其教化实践,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传统政治、伦理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携子孙”为宗旨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龟鉴”而流传极广,有的甚至家喻户晓。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等。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传统家训的注释、汇辑本,但却没有专门的研究著作。《中国家训史》,填补了国内家训研究的空白,作了一个可贵的尝试。
该书清晰地勾画了家训发展的脉络,科学地揭示了家训演进的规律。作者运用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以历史的逻辑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自五帝以来古圣先贤家训理论和教化实践的发展轨迹。作者将中国古代的家训的发展概括为: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定型于两汉三国,成熟于两晋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清代后期则呈现出整体衰落和局部开新的趋势,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家训演进之历史脉络的这一描述是建立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的,是真实的、精当的,同时对家训发展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是科学的,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中广泛搜罗、批阅爬梳,占有资料翔实,丰富。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也有专门训诫商贾之类的家训;作者中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而且始终将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演进作为一个整体工程来考察,将观点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立论严谨,多有新见。仅以家训对社会教化所作的分析考察为例,作者就以充分的史实证明:家训教化拓展了儒家思想、社会教化的视角和领域,加速了儒学的社会化过程,敦化了社会习俗与道德风尚;维系了家庭与家族共同体的团结与稳定;对民族精神、国民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等等。
我国的家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流传,资料卷帙浩繁,思想蕴含宏富,但核心始终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作者牢牢把握这一实质,厘清产生、发展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家训思想但不囿于抽象的概括和理论阐释,而是突出家训教化实践的研究,重在考察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如何进行耳提面命式的训导、规诫而子女又是怎样在家风的熏陶与家规的约束下成长的。同时,作者又不停留于家训经验的层面,对家训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重要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力求为今天的家庭和社会教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为此作者尤其注意了对家训中的封建的保守的专制的糟粕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意在肃清不良影响。在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教育、创造新的家训文化的今天,这部著作更显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价值。
《中国家训史》
徐少锦、陈延斌著陕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