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山东省东营市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
东营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石油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地方和油田、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差距较大。东营市委、市政府认为,这个问题既有历史欠账的原因,也有对“三农”倾斜不够的因素。市委书记石军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谈起这个问题,不禁情动于衷:“过去我们对老百姓‘取’的比较多,‘予’的比较少。像城市一些公用设施,包括义务教育,各个方面都是公家出钱、财政出钱,而农村老百姓的事大多靠从群众口袋里敛钱,我们对老百姓是又欠账又欠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还账于农村,还情于百姓”成为全市各级干部农村工作的立足点。突破城乡“两张皮”的传统模式,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东营巧用“加减乘除”法来解决“三农”难题。
支农资金加上去。各级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支农资金逐年增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17.6亿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交车,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坚持把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市财政三年累计投入3.76亿元,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教师工资发放及乡镇医院改建,大大提高了乡村教育、卫生水平。2003年确定的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工程中直接涉及“三农”的分别占一半以上。
农村人口减下来。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链接点、聚集城乡要素资源结合部的重要作用,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目前,全市小城镇发展到33个,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全市农业人口由建市初的11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减少到2002年的99.55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科技兴农用乘法。每年拿出200万元专款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科技骨干、“两委”成员到农业院校集中培训、农广校学历教育、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等连台好戏,使数万农民掌握了致富的“科技金钥匙”。深化农科教结合,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等21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36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100多个优良品种,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农民负担做除法。东营农民肩头十分轻松。2001年,市、县财政拿出3000多万元资金进行转移支付,为全市每个农民抵顶了35元的“三提五统”。近三年来,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累计为农民人均减负154.9元。
作为一个基础比较薄弱而又年轻的城市,东营市要发展的事业很多,仅靠财政的力量扶持“三农”显然力不从心。那么,投入农村的数十亿的资金从何而来?
答案可以归纳为一句话:用国内外“老板”的钱干一些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办老百姓的难事。用老板的钱干一些发展的事,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运作,大力吸引国内外老板来东营投资,用他们的钱干发展的事,腾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办那些既事关当前、又影响长远,老百姓想办而办不了的事。2000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0958个,到位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据测算,这些项目全部投产达产后,每年可新增税收7亿多元,解决就业岗位16万个。集中财力为老百姓办事,就是把招商引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结合起来,把老板干发展的事腾出的钱和压缩开支节省出来的钱,集中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群众想办又办不了的大事、难事。“用国内外‘老板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办老百姓的难事”这一创新思路的实施让农民在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仅2001、2002年,全市直接用于支持“三农”的财政资金就达10.5亿元。
“加减乘除”法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比1997年增加28.9%;农民人均收入由1997年的221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元增加到2002年的31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