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几年来,“更名”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和专业提高知名度的“面子工程”,但事实上许多却是“换汤不换药”。本文介绍了江苏两所高校对待“更名”的态度和做法,这两所高校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把更名当作“外套”,而是抓住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不断拓宽学科领域,以实力争取地位,几年下来,这两所高校撑起了名副其实的“面子”,赢得了一致好评。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近日,江苏高教界出了两件大事。一是筹备了三年的南京财经大学正式去掉了“筹”字。二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挂出了江苏科技大学(筹)的牌子。大家都说这两所学校在“筹”字上下功夫,靠大作为换取了新地位。
华东船院原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转制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办学体制”。新的形势下,船院该向何处去?全校上下确立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保持特色”的发展战略,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寻找合适的加盟伙伴成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慎重考虑和多方考察后,船院领导把目标锁定为中国唯一的“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研所在蚕桑学科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桑蚕种资源库,是国内外蚕业科技交流中心。合并后蚕研所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以现有的科技力量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及其他项目经费的支持,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内外竞争力,75%以上的科研成果先后在生产中应用。
为吸引尖端的科技力量,船院领导“煞费苦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仅仅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在蚕研所的原址上建起了一个生态化、园林化的新校区,并明确规定,合并后蚕研所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工资高于学院教师的保持不变,低的则一律拉平。在和谐稳定的合作氛围下,华东船院的科研力量如虎添翼,近三年来科研经费平均每年增长17%,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延续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研进步奖81项。
和华东船院一样,南京财经大学走的也是一条“合并”的道路。2000年2月,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在此基础上筹建南京财经大学。合并办学三年来,南京经济学院抓住机遇,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在校生由合并时的7745人增加到16895人,占地面积由1265亩扩大到3000多亩,本科专业数量翻了一番,固定资产由合并时18822万元增加到82300万元,改变了长期以来江苏财经类院校力量薄弱的状况。
南财大的科研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三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以来,学院共承担了3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近三年学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557.2万元,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各尽其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教授告诉记者,学校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首要的是“务实”,在“务实”的基础上还要“超越”。“务实”是实用性人才最重要的品格,要具备清醒的自我意识,“行胜于言”。“超越”则要求不断进步。正是这样的思想指导着学校,所以学校的声誉一直很好,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务实、超越”已经成为南京财经大学员工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财大非常重视教学科研力量的积蓄。早在三校合并之初就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两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资助老教师考博,定期安排进修;为了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在政策上给予保证,甚至倾斜。正是这样,学校在三年内共引进了47名教授;引进博士25名,硕士76名;在职教师考取博士36名,考取硕士88名;选派83名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进修,28名教师到国外进修。
和徐从才校长相同,华东船院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认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学生的“成人”与“成材”,在别的学校纷纷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时,船院人却把目标定在了“面向大众”,船院领导将学生培养定位在应用型、开放型的实用人才,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强化工程训练,扩大知识面,增强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并鼓励学生在就业后从基层做起,培养踏实稳健的做事风格。多年来船院共培养各类技术人才2万余人,其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造船工业战线上的技术、管理骨干,学院还为七个国家培训船舶技术人员238名。
船院领导清楚地看到,一个大学的荣誉,不仅在于校舍和人数,更重要的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培养“家里的”+引进“外面的”成为学院采取的主要措施,7年来,学校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经费共346万元。目前共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400余人,具有博硕学位的教师数是1996年的2.1倍。
“要倒一碗水,先满一桶水,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哪来高素质的学生。”这是华东船院和南京财大人共同的理念。在华东船院,教师之间铆足了劲“你追我赶”。几年下来,形成了三个省优秀学术梯队;有6人入选省“三三三”工程培养人选,9人被评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骨干教师,6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正式挂牌,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也在大门的右侧挂出了江苏科技大学的招牌,不过招牌的后面还多出个“筹”字。船院人认为要建好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还需努力工作。近日记者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分别到两所大学进行了采访。南财大徐从才校长一开口便说:“牌子虽然挂出去了,校名也改了,但真正让老百姓认可,还需要练内功。只有把校牌挂在老百姓心中,才会有生源,毕业生才会有人要。”
无独有偶。华东船院王德明书记一见面便说:“更名的高校那么多,关键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文章做了没有?表面上看更名由教育部审批,但事实上是由学校的地位决定的,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两校领导的理念何等的相似。
目前南京财大的本科专业达到3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6个,基本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管理、工学、法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硕士以上学历418人,其中博士98人,全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107人。学校的知名度逐步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几年来,华东船院学科门类总数也由3个扩展至6个,形成“船舶类及相关专业、蚕业研究及生物技术和海军国防生培养”三大特色,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1个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点、2个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初步奠定了多科性大学的基础,立起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