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琼剧的春天正在悄然来临吗

2003-10-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樊云芳 通讯员 王晓樱 我有话说

小镇冒出琼剧大市场

大致坡,距海口市区50多公里,是一个人口仅3万的小镇,想不到近几年,这里竟冒出了一个琼剧大市场,并越来越红火。

来到大致坡,街上随处可见各剧团的招牌:这个小镇已成了海南省琼剧演出市场的“聚散地”,常年驻扎着10家民营琼剧团,另有10家在此挂牌设联络点。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南的每一个村庄,有的甚至还跨海到广东省的徐闻、湛江等地演出。

这些民营琼剧团每年演出都在250场左右,最高的达300场。记者走访了几家剧团,有的还在休息,因为他们头天演出至凌晨三点,今晚还要赶场;有的则在民房里抓紧时间排练,抑扬顿挫的腔调不绝于耳,门外挤满了围观的村民。

下午5点钟,停在各个剧团门前的大客车陆续发动,汽车的马达声伴随着演员们的欢声笑语,给大致坡平添了几分热闹,也将给定了戏的村庄送去一个快乐的夜晚。

“在海南农村,村民都喜爱琼剧。每逢传统庙会、亲人回乡、企业庆典、子女上大学等,都要请琼剧团来热闹一番,为琼剧提供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大致坡自1997年开始有剧团入驻,经5年的发展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致坡文化站站长郭泽民这样介绍。

琼剧在海南已有300多年历史。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这个古老的戏曲艺术也曾经一度萎缩。大致坡这个自发形成的琼剧市场,让人感觉琼剧的春天正在悄然来临。

但与“大致坡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各市县国营的专业琼剧团体纷纷“拆锅散伙”,至今全省国营专业剧团仅存5家。作为海南琼剧艺术中心的海南省琼剧院,目前还有四个团,平均每个团一年演出80场,不及民营剧团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这些尚存的专业剧团恐怕也难以为继。

民营琼剧团何以走向成功

“大致坡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今年3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专程来大致坡调研。结论是明确的:面向农村的市场定位,成熟的市场运营机制,使大致坡的民营琼剧团走向成功。

这些剧团的班主大都是琼剧的“老江湖”,所在专业剧团解散后,他们来到大致坡,个人投资组建了剧团。剧团面向农村,价格随行就市。在旺季一场戏金可高达6000多元,到了淡季,1500元左右他们也接。因为不接戏就等于放弃市场,民营剧团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民间经纪人——当地称他们为“戏间”——在剧团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梁克谭则是他们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告诉记者:每联络一场戏,他可以拿到戏金10%的回扣,他手上有150多个村干部的电话号码,哪个村何时要定戏他一清二楚。大致坡10个常驻剧团正是靠这些“戏间”,才能保持那么多演出场次。

每个剧团的演职员在35人左右,全部实行聘用制——这已经是维持一部琼剧能正常演出的最低限度。为了保持新鲜度,每家剧团每年排演3部左右的新戏,并增添新的布景和戏服。

在分配体制上,档次拉得很开,主要演员月工资高达近万元,这就吸引了原各县剧团的许多主要演员、甚至省琼剧院的一些著名演员前来加盟。

大致坡镇的领导是有眼光的,不仅减、免了入驻剧团的税收和管理费等,还先后两次组织汇演,根据群众反映列出入驻剧团的“排行榜”。这使大致坡像一块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剧团前来安营扎寨。而红红火火的琼剧市场,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大致坡现象”使专业剧团找到了自己被市场抛在一边的原因:人员冗杂,演出成本高,吃惯了“大锅饭”,没有竞争意识,没有积极性,只会坐在家等饭吃。

红火的背后隐忧尚在

采访中,一些班主也表达了深切的危机感:由于剧团增加,竞争激烈,剧团之间又没有达成行规,互相以压低戏金撬戏是常事;琼剧人才缺乏,出现了断层,找好演员太难,令各班主头疼不已;在剧目上缺乏创新,年复一年演出的多是老剧目,也使琼剧正在失去年轻观众。

针对问题,大致坡文化站站长郭泽民说:“我们正准备在大致坡成立一个琼剧协会,并制定出相应的准则,以规范市场。”

而省琼剧院也开始改革。在记者发稿时,全院员工刚搞完一次全面考核,并将依据考核成绩,将280个编制减为120个,在表演上也有所创新,加入了伴唱、伴舞,并拟将交响乐融入其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譬如著名的椰树集团已有意向与海口市琼剧团开展合作,这对资金短缺的琼剧团的发展无疑是雪中送炭。

也许,琼剧的春天真的已经悄然来临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