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亟需补上技能实训课

2003-10-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我有话说


模拟教师:从数字走向讲台
教学创新:从模拟变为现实

端庄大方的教态、生动准确的表达,不间断地提问,整个45分钟的课时充满着讨论与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组织这节课的“老师”俨然像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在上课。

这是记者日前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工业实训中心微格语言室见到的三年级师范生开展的教学模拟实验情景。所有实训都是通过数字、声像和实物情景来实现的,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手段将受到数字“模拟教师”的冲击。据悉,这是目前借助数码信息创新技术师范教育的成果之一,并已经从数字走向讲台。

目前,该院学生都可以在实训中心进行为期半年的系统操作实训,到毕业时既有学士证书,又有所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这就有了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据悉,该院连续几年的就业率达到96%以上。关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课程设置、技术实训的问题,记者与柳博士有一番对话。

技术师范教育重在创新
文凭、技能并重显实力

记者:传统的师范教育特别重视理论的教育,而现代的技术师范教育却同时非常重视实际操作训练,两者是否矛盾?

柳柏濂:传统的师范教育重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因为它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是知识的传授;而技术师范教育是传统的师范教育与现代技术教育的结合,它培养的对象大多是到高职院校、中专和技校任教的教师,要求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要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而且要熟悉现代各种设备及技术发展的趋势。我院推行“3+0.5+0.5”的教学创新,即三年基础理论教学、半年技能性实训和半年研究性实训。这几年,我们的学生获得广东省高校软件大赛第一名,省港澳普通话大赛第一名,广东电子技术竞赛一等奖。学生就业竞争力强,这也是几年来一直保持高就业率的原因。

记者:您认为如何克服一些大学生只有文凭缺乏实训能力的问题?

柳柏濂:这有我们大学教育设计的缺陷问题,也有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只重文凭而不重能力,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国外的高等教育是两者的统一。当今,对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工业实训,很多大学生都要补上技术、技能实训这一课。

设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省政府“九五”重点投资项目——广东工业实训中心最近全面启用,就是要满足大学教学、实训、生产和大学生进行技术、技能训练的需要,它的启用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起根本性的作用。

实训:工科文科全兼顾
资源:校内校外共分享

记者:对文科学生的实训如何来实现?

柳柏濂:实训中心是按照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设计的,设备先进,实训的项目涵盖了电子、机电、IT以及计算机动画与广告设计、工艺美术创作、服装与形象设计、职业高级中英文秘书、普通话与外语训练测试、证券投资交易实训、企业财务信息与商务谈判实训、质量管理与ISO认证实训、旅游与中餐实训考证、酒店商务实训等等,大学的课程及训练在实训中心都能进行训练,不管理工科的学生还是文科艺术科的学生,只要是课程设置有实训要求的都可以进行实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只学理论而无法进行实训操作的现状。

记者:实训中心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实训服务,以实现资源共享吗?

柳柏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训中心的设计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向其他院校开放,使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它真正成为大学校园里技术教育的学产研基地。

资格证书求职一路通行
大学生忙补技能实训课

记者:一些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未就业的毕业生要到实训中心补上实训课,要怎么办?

柳柏濂:广东省教育厅为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决定在部分高校进一步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我院为大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试点院校,主要依托实训中心的设备、技术和学院的师资力量,这一措施意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和就业能力。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支持下,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先选择部分职业在部分省属高校和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方高校中进行试点。

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州电子信息学校、佛山华财高级中学等近300家学校师生到校培训、实训;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家省内高职院校的校长已经开始在中心进行中英职教管理专题研讨,对教师的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校大学生可以由学校组织实训,未就业的毕业生可以自行实训、培训和考证。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学基础理论与进行技术、技能训练在教与学中是否存在矛盾?

柳柏濂: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技术、技能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联想、需要创新,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是创新的基础,但缺乏创新技术的支持和实际操作人才,基础理论也将失去原本的意义。

广东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趋势,我院在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方面,作了许多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经得起人才市场的考验。

21世纪谁来开机床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您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大学”和“21世纪谁来开机床”两篇文章给我印象很深。现在社会上都在追求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教育,您能结合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和感受谈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认识吗?

柳柏濂:美国专家提出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大学”,指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到全日制的本科院校学习。在毛入学率高达60%以上的美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在圣·保罗技术学院的入门处,就写着这样一条标语:“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就业提供教育”。

目前,全国高校七成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大学生中一半以上是高职高专学生。可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是出现“找钳工比找研究生难”?为什么到2005年广东中级技术蓝领的缺口还达到180万?由此可见,担心“21世纪谁来开机床”并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是需要教育界和社会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技术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大工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具体来说必须培养好高职院校、中等技术学校的师资,大办和办好高级技工学校,这是直接支持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主力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