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科建设均衡发展的状况,树立强势学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有计划地组成高水平的学科队伍,以及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强势学科,达到引领、指导传统专业建设,带动学科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首都师大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
“九五”期间,学校发展到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体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1个,拥有市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十五”以来,学校又新增加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予权,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我校共有中文、历史、教学、生物4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这些学科里面,历史学科的世界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长期以来就处于国内一流的地位,拥有齐世荣教授、宁可教授这样的知名学者;美术学学科是全国第一个招收书法艺术博士生的学科,欧阳中石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对书法艺术专业的建设特别关注,在国内率先招收书法艺术本科生,使该专业构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完整的育人体系。
在已经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强势学科中,不少教师是“八五”、“九五”以来我校为实现教学跨越式发展有计划地引进的。中国语言文学、数学、音乐、生物学、美术学等学科很快发展为强势学科,博士点从1986年以前的3个跨越式发展到2003年的26个。
(1)制订前瞻性规划,全方位介入创新人才市场。
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学校依此制订了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总体目标,下发了《首都师范大学2003-2005年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就专业发展现状、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具体做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要求各院系,针对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每个专业的发展建设规划,就专业的现状、发展目标,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改立项、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规划。
(2)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分层次滚动建设原则。
学校专业建设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专业。根据学科专业基础,结合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所设专业分成重点建设专业、扶植专业、一般专业和限制招生规模专业四类,不同类型的专业,定位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学校的投入不同,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同。
(3)实行专业负责人制,责、权、利落实到人。
结合学校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学校将专业负责人纳入校聘岗位,并强化岗位责任、权力和利益。
专业负责人责任明确、压力很大、待遇也相当优厚。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建设工作,有效地沟通了科研与教学两个环节,使强势学科、品牌专业的科研力量直接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4)加大经费额度,集中投入到专业建设中。
2002年,学校投资150万元用于改善专业的教学条件。2003年,学校将专业建设经费增加到980万元,今后计划每年争取1000万元专业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造。
依托强势学科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和实验室优势,在强有力专业建设措施的保证下,通过精心设计,建立一批人才培养基地,从而使强势学科的科研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和科研设施优势直接表现为育人优势。
通过抓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抓重点学科建设,我校跨越式地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形成了一些学科人才优势。为此,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先后在学校设立3个人才培养基地。它们分别是:
依托历史学重点学科和世界历史品牌专业建立的“国家基础学科(历史)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艺术教育重点学科和美术学、音乐学品牌专业建立的“教育部体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生物学重点学科和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品牌专业建立的“北京市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
与此同时,其他专业也在探索集中学科优势、培养特色人才的道路,例如,“俄语专业”、“比较文学专业”的“一本一专”培养模式,“英语教育”专业方向培养模式,“数学与计算数学”专业培养模式等等,都是试图把学科的强势背景转化为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