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弹一星”到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犹如华彩乐章,从一个激越乐章过渡到另一个激越乐章,在共和国高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永远传唱的音符。
中国的高科技之路是靠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攻关铺就的,中国高科技的辉煌变奏,是用一次次重大成功谱写的。
难忘新中国建立之初,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别说高科技,就是低科技也只是些手工作坊式的敲敲打打,现在上年纪的人还能记得,那个把火柴称为“洋火”,把香烟称为“洋烟”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党中央还是作出了研制两弹的决策。中国的高科技之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的。
1999年的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邓稼先、周光召、王淦昌、彭恒武、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龙文光、程开甲……这些闪光的名字,几十年过去了,党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民族的功臣,没有忘记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高科技的艰难起步所作出的非凡贡献。
“两弹”不仅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研制的,甚至是饿着肚子搞出来的。从事“两弹”研究的科研人员不但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许多科研所用的元器件是靠科研人员手工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因此,当1964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后,立即震惊了世界,那些拥有核技术的大国压根儿不相信,凭着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中国会造出原子弹。“两弹一星”的成功,使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幅提高。
如果说,“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特殊的条件下“特事特办”的结果,那么“863计划”的实施就完全是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选择。自“863计划”起,我们开始构筑现代科学观念的筋骨。
那时,美国已公布了“星球大战计划”,欧洲推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制订了“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诸多“计划”的背后,是产业技术升级,是竞争实力的大幅度提高。
中国怎么办?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坐不住了。他们联名致信党中央,建议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
科学家的呼吁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很快,经数百名科学家广泛、全面、严格科学论证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出台了。它提出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总体思路,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对我国高科技事业进行谋篇布局。载人航天工程,列入了这个计划。
如今,中国已在世界高科技的许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科学家已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员,在基因研究领域站到了世界最前沿。据专家抽样分析,863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863计划无疑是共和国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之一,高科技从未像这十几年这样恩泽过中国人,高科技的概念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
十几年来,参加863计划的科学家换了一批又一批,但“863精神”所秉承的公正、创新、求实、协作、献身精神,却让每个人稔熟于心。它和“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接力”。
曾有一位著名科学家说过,在科研上第二就是失败,而在技术领域,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新的成功。载人航天发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在于航天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还在于它与一个国家的通讯、生命保障、材料、医学,甚至是管理水平紧紧相连,因此,航天科技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各方面协同攻关的结果,而航天科技活动的每一次成功,都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会引起国际上如此热烈的反响。
科学家们很清醒,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跻身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但第三与第一、第二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科学家们又瞄准了更大推力的火箭、飞船、空间站的目标。虽起步晚,但要起点高,我国的航天科技正扎实地走着一条自己的路。
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再到载人飞船,中国科技工作者传承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如果说“两弹一星”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重要地位,那么,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则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强盛的综合国力。如果说“两弹一星”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那么,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与勇气,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