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2003-10-23 来源:光明日报 王丹 我有话说

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是北京市教委领导下的一所寓教育、教学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坐落在市中心风景秀丽的景山公园北侧,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近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市少年宫始终坚持办学目标高标准、培养目标高层次、师资队伍高水平、教学质量高要求,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名家辈出,桃李满天下。在这里,既有曾荣获24-26届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庄则栋;围旗名将张文东(专业九段);机器人专家余达太、我国七颗人造卫星上天的参与者汪纪亮;也有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侯耀文;歌手蔡国庆、屠洪刚;画家王庸、王明明等,他们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为祖国四化建设尽显身手。

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现任主任孙荣燕,从上任之初就感受到了那一份历史的灿烂与沉重。传承少年宫的光辉传统并让她焕发出时代的新光,是孙荣燕苦苦思索着的问题。少年宫要生存并得以持续发展,就要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参与校外少年儿童培训市场的竞争,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不利于发挥校外教育自身优势的办学模式大力改革,努力构建校外素质教育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迅速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轨道上来,并提出教学是基础,向教学要水平,向教学要效益,向教学要质量。二是由以往只注重个性教育和特长培养转变到既注重个性和特长又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轨道上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培训都有所收益),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与“效益”意识),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的少年宫整体工作思路,从而顺利打开了工作局面,并为少年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教育创新中摒弃浮躁与务虚,将办学思想立足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历史,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来夯实少年宫的品牌,不争大,惟求精,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这是与孙荣燕主任对话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几年来少年宫坚持以教育教学培训为中心,以举办大型活动为基础,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的对外窗口作用、辐射作用、指导作用、组织作用和研究作用。重视加强校外教育教科研意识,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教研工作力度,加大对市校外教育研究室的资金投入;组织出版了《课外校外教育》杂志,在全市校外教育系统内推广先进经验。少年宫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研、科研活动,创办了“北京市21世纪课外校外教育论坛”和京、津两地“校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组织制定并启动了“北京市课外校外教育十五课题研究规划”;承担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课题的研究;组织开展了北京市校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机盎然。如今,他们不仅形成了拥有55个培训项目、400多个兴趣小组、9800余名学员的办学格局,而且通过开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人才的同时,为北京市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员平均每年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400多人次,小型声乐队、手风琴队均确定为北京市少年儿童银帆艺术团,并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举办专场音乐会;科技馆被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