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就业:如何面对

焦点追踪
2003-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练玉春 我有话说

在大学师生刚刚闯过一场屡创纪录的就业困局之后,9月1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这个高校云集之地,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在平静中拉开帷幕。但是这平静之中,却可以分明感觉到那份并不轻松的分量。

高校一位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做这工作10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就业论坛,听取最新的信息和最权威的形势报告和对策分析,对于今年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不过,他也坦言,论坛的举办本身就说明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形势严峻正面应对

这位来自高校就业指导一线的老师的担心,得到了教育部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的印证。

刘大为透露说,200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280万人,比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这些数据透露的信息就是: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增加。而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的各方还存在组织经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他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形势的严峻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于这一严峻形势,论坛中也出现正面评价的声音。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曹殊认为:我国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完了美、英、德、日等国用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之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大众化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必然由精英层面走向大众。这在发达国家很普遍,也将是我们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必然趋势。

香港人力资源研究学会主席张诗棂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介绍说,近年来,香港本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而且竞争比较激烈。他认为,这种形势,并不是说香港的就业环境不好,而是国际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正常阶段,只要应对有方,是可以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大学生就业快速市场化之际,借鉴成熟的市场化做法是当务之急,因此,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梁天培教授的所介绍的一些市场化运作,紧紧地抓住了出席论坛的代表们。他说,香港高校的课程设计基本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每个系都邀请行业最知名人士参与设计课程内容;即便如此,香港理工大学仍然非常重视雇主的意见,每年都做雇主的调查,了解雇主对学校课程、教育方式和学生能力的意见,雇主的反应也很积极,大概27%的雇主表示愿意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发展,学校会迅速根据这些调查意见做出修正;除此之外,香港理工大学还设有毕业生的培育计划,由学校出资,或者由企业出资,派出毕业生到工厂去实习,这个计划已使3600多名学生得到职业培训;此外,在学校里有专人教导学生如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如何服务于社会和公司,教他们怎么写信来求职,怎么掌握面试技巧等等。因此,虽然去年香港的就业情况很严峻,但香港理工只有2.5%的学生没有找到工作。

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教授则介绍了北大的一些富于人性化的就业指导的做法,他说:北京大学主动按照毕业生就业的阶段特点和需求展开相关工作:首先,针对北大应届毕业生的三个去向:国内深造,出国留学,参加就业,区分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和需要,引导学生在毕业半年前后给各自准确定位,逐个服务,分类辅导,帮助学生达成其就业志愿;同时,北大还坚持开展生动活泼的就业咨询服务活动和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将学生就业的共性问题和具体学生的个案问题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北大人性化的就业辅导体系。

北大、香港理工大学的做法也许有些不可高攀,但是,几位来自内地省份的代表表示:这所名校的经验启示了解决当前就业困局的方向;虽然很多内地学校和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硬件条件,但是,两校的一些思路却极具普及的价值,也是完全可以借鉴的;高校本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与人才就业市场同步。

革故除弊势在必行

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们,对于目前的就业体制的一些弊端每有议论,而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2003年之后,根治弊端,消除不合理障碍的呼声,更趋清晰。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谢维和教授就表示:目前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体制不完善,需要改进。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本身的建设和规范还缺乏必要和有效的调控、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仍然不受劳动力市场的引导,按照旧有机制运行。两者的重合,加重了就业的严峻形势。他同时指出,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在就业市场盘踞不去,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因此,谢维和强调,在当前就业市场转型过程中,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这两者力量都要积极参与,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更加统一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地区间的障碍、壁垒和限制,并形成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真正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新形势。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教授也对制度化建设提出希望。他认为,毕业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其法律权益应该得到保障,这就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健全相关法规和规章,提高我们的法制管理水平;在教育层次上,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以相应提高办学水平;大学生就业单靠教育系统是无法承担的,必须要形成全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就业服务体系。

论坛代表们在建言献策的时候,对制度化建设很能够形成共识,他们纷纷强调: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社会哪一个环节的责任,而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革故除弊,已经是全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

莘莘学子走出误区

择业指导专家汪大正认为,对于今天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本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他指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的确需要尽快走出误区:大学生盲目的攀高,非大城市不去,非大公司不去,非外企不去,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暴露了大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能力。

汪大正指出,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是社会进步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接受大学生教育的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是社会各阶层的一个普通成员。然而,这种转变刚刚开始,使得已经不是骄子的学生还摆不脱身上的骄气,因此就业的时候就暴露出明显的幼稚、天真。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本人,这在考大学的所受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的学生在世界上都是负担最重的学生,但是中国的大学生也是世界上待遇最高的学生。比如说考试前,工地不得施工,考试时警察维护交通,考场外父母送水送饭,考上后大摆酒宴庆功。这个现象,导致了学生们走不出精英的光环,走不进大众化教育的现实。

所以,汪大正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让他们切实地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从而找准定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莘莘学子别总想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精英,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精英,更多的是需要那些发奋自强的拥有实际技能的就业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