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杰教授1905年生于湖南省涟源县。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就读。1937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史地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湖南大学地理系和河南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1958年9月底调至华中师范学院创办地理系,并担任系主任。1985年退居第二线,担任地理系名誉系主任,2003年元月3日辞世,终年98岁。
梁先生的一生,是为地理教育奋斗的一生。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一幅挽联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铸地学,身渡扶桑,撵汴京,满腔赤诚,数十年,连朝接夕,风雨兼程,银丝映桃李,泰斗一朝倾崩难再,痛惜一代地学宗师”;“建伟业,心拥中共,扶农工,号神州,一身正气,几十载,转天动地,日月相继,赤心照中华,巨星一夜殒落不复,恸悼一位人杰英灵。”
梁先生来华师时,虽已53岁,但依然怀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他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师范学院的性质明确地提出应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中学地理教师作为办学宗旨和奋斗目标”,“教师是实现目标的主力”,他根据多年创办地理系的经验。重视教师队伍的充实和培养提高,他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课前都必须编出合乎要求的程度教材,并通过教研室主任审查同意方能上课;强化教研室、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又陆续组建了仪器室和地质、土壤、水文三个实验室和制图实习室,并建立了以一二附中为主体的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和南京、庐山、武汉等为主的地质、地貌、土壤与水文和经济地理四个野外实习基地;鼓励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在建系初期的7年中,先后组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加省农业厅土地勘查与土壤普查,省水利厅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勘察,省科委的孝感县农业区划试点,咸宁县农业区划以及湖北省农业区划的编制。
1979年重新被任命为地理系系主任的梁先生对地理系遭受的破坏感到痛惜,并以高度责任感承担了恢复重建地理系的重任。他继承和发扬了以前的办学思想与经验,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恢复重建地理系的重要任务。他还十分重视教师的外语培训,支持和组织教师分批参加院开办的英语培训班、俄语培训和日语培训班等。以帮助教师克服学习国外地理学的语言障碍。还支持系资料室创办了不定期的地理译文集,鼓励教师翻译国外地理学的文献,帮助教师了解国际地理学的进展。由于梁先生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支质量更高、兵种更齐全的地理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地理系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有了教学质量高的骨干教师,部分课程拥有了全国一流水平的教学骨干,有3人先后入选为全国地理学会理事,而当选为全国地理学会、自然资源学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和教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的教师达10人之多。在教师水平提高的同时,地理系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也获得较大提高,1985年前后该系毕业生考入全国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占全年级人数1/3,甚至1/2,地理系在20世纪80年代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达5项,获取的国家和省内重要的科研课题达10项;主编出版的专著、译著、高校教材、辞海、志书5部,并在全国性地理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地理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梁老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把主要精力用于创办地理系,但与此同时也投入相当多精力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他在教学上曾从事经济地理导论、外国经济地理、教师日语培训以及经济地理硕士生的部分教学工作;在科研方面曾承担主编《湖北省地名辞典》与《湖北省地理志》等项任务,梁老在完成上述任务时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在教学上曾对经济地理导论这一新课程倾注了很大精力。白手起家自编的《经济地理导论》教材集中体现了梁老的学术思想,吸收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萨乌斯金为代表的学术观点,结合实际正确分析与评价了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与生产力配置的影响,既批判了以往流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又批判了否定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与生产力配置影响的论调,对影响生产力配置的各种因素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了生产力配置的理论原则,提出了许多探索性的见解。此外,他在主编《湖北地名志》和《湖北地理志》等志书时,反复强调既要继承我国编写老志书的优良传统,又必须突破原有志书的束缚,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通过创新编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志书,他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参编教师深为感动,因而也保证了志书的编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