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伊朗核危机化解

2003-10-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 我有话说

在英、法、德外长的积极斡旋之下,伊朗终于同意签署《核武器不扩散条约》附加条款,决定停止铀提炼加工,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最大透明度和最有效的密切合作,接受联合国的随时检查。欧盟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分歧,得到国际社会很高的评价。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在10月31日前拿出证据表明没有发展核武器,否则联合国将讨论是否给予制裁。伊朗被美国列为“邪恶轴心国”,欧盟采取了同美国立场不同的做法,要求联合国给伊朗最后期限,留下了回旋余地。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德国外长菲舍尔和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日前到德黑兰积极斡旋,获得成功。

伊朗领导人同到访的欧盟三国外长会谈后宣布了上述决定,伊朗同意签署附加条款,允许更严格的核检查。此外,伊朗还宣布同意停止提炼加工铀材料,决定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满足其所有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这对澄清伊朗过去的核计划和限制未来的活动,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欧洲三国外长说,国际原子能机构终于化解了目前的危机,将打开同伊朗对话的大门,“伊朗在满足国际社会要求的情况下,将可以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援助。”

美国对伊朗立场的变化表示谨慎欢迎。尽管布什总统称这具有积极意义,但美政府似乎不大愿意赞扬一个被他们称为“邪恶轴心”的国家。此间舆论认为,“华盛顿不想让伊朗在美国和欧洲之间打进楔子。”

欧盟与伊朗在核问题上达成共识,这首先基于欧盟对核武扩散威胁的认识。欧盟在2002年12月恢复同伊朗对话时,就要求把放弃核武发展计划、改善人权等列为开展经贸往来的先决条件。国际社会和欧盟对伊朗的压力,显然发挥了作用。欧盟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始终一致,7月21日和8月30日两次严词劝戒伊朗放弃核武发展计划,否则将重新考虑与伊朗的双边合作关系。

此外,经济因素也相当重要。伊朗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以及同美国的敌对状态,欧盟的投资因此格外具有诱惑力。欧盟对伊朗市场潜力也非常重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采等。

最关键的因素是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与美不同的态度,始终寻求通过对话解决危机,欧盟同伊朗的对话始终没有中断,即使是“批评性的对话”。

这一外交斡旋的成功表明,国际争端并非唯有依靠武力打击和战争毁灭才能解决。伊朗对这一决定“使美国受到孤立”感到非常满意,伊朗政府发言人说,“这是我们,欧盟和国际社会的一个胜利。”(本报布鲁塞尔10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