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改革中腾飞

2003-10-28 来源:光明日报 冯蕾 殷修林 吴丽丹 江琼姬 刘玉林 柳光强 我有话说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挂牌


五五春秋,今逢盛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带着开国元勋的希冀,饱经岁月沧桑的荡涤,走过了半个世纪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迎来了55周年的校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大家由衷地感到:学校55年的历史令人回味,尤其是合校后3年的发展,更令人欣慰!合校以来,在团结务实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秉承五十多年学校形成的“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办学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3年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原中南财经大学和原中南政法学院的实质性融合,形成了“创一流、办特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设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一流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以应用性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发展战略,制定了通过学科融合和交叉推动学科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校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这个主线,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等“三大规划”,组织实施了包括学科建设立校、人才培养兴校、科学研究强校和环境建设美校在内的四大“振兴工程”;推动并实施以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合校3年以来,学校顺利渡过了融合期、整合期,目前正处在提高水平、提升层次的重要发展时期,综合实力迅速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国高教系统实现融合最好的学校之一,显现出学校在开拓中前进,在改革中腾飞的勃勃生机。2003年学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

两校合并优势弥显

以合并为契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突显出来,资源整合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与其他合并重组的院校相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具有明显的三大优势:同根同源的亲缘优势;相融互补的学科优势;才力雄厚的资源优势。

一、同根同源的亲缘优势

原中南财经大学和原中南政法学院本是一家,其前身同为诞生于1948年8月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之中,由邓小平任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组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同志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创办的中原大学,首任校长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著名哲学家潘梓年任党委书记。在其后5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学校两分三合,七改校名,命运跌宕起伏。1953年,在全国高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财经类和政法类的一流院校。邓小平生前亲笔题写了“中南财经大学”校名。长期共存的历史渊源和长期的相互协作、精诚团结的良好传统,成为两校合并成新大学的天然基础。2000年5月26日,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的精神,两校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敦楷教授任校党委书记,吴汉东教授任校长。它的成立宣告了教育部部属第一所财经政法大学的诞生,并标志着学校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历史性的一步。

二、相融互补的学科优势

合校3年来,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学校调整了教学组织机构,理顺了学科关系,成立了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法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学院等11个学院,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利的组织框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由财经和政法两所单科性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从两校学科分布情况来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是学校优势学科,文学、哲学等是学校的特色学科。经过3年的努力,学校已初步建立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现在可以说,学校基本覆盖了文、史、哲、经、法、管、政、教等人文社会科学最主要的专业,并适度发展了理科、工科等学科,实现了在保持龙头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同时,达到文文联合、文理渗透,显示了相融互补的学科优势。比如:学校把新闻学调整为经济新闻和法律新闻两个专业方向;把英语专业调整为商贸英语和法律英语两个方向;信息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融合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方向;行政管理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形成电子政务专业方向;财政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税收筹划专业方向等。学校根据需要还将兴办教育、艺术类等学科,在专业设置方面已经出现一个覆盖面宽、通融性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局面。与全国其他财经政法类学校相比,可以说学科门类最为齐全,学科整体力量最为雄厚。学校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人文社科大学,真正做到位居武汉,雄峙中南,幅射全国。

三、才(财)力雄厚的资源优势

办学需要才力资源。而才力,主要包括人才和钱财两类。在合校前,原中南财经大学拥有完整的教学科研设施、强劲的经济支撑、居于全国前沿行业的优势学科以及一大批著名的老中青年学者和专家;原中南政法学院拥有园林式的校园环境、宽阔校园空间、四周开疆阔土的良好潜力,拥有在法学界、司法界有影响的专业学科以及年富力强、富有竞争力的中青年学者群体。这些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腾飞的翅膀。合并后,为了适应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学校加大校园校舍建设,通过一系列建设、拆迁及征地工作,南湖校区的校园面积达到了1642亩,校园周边范围内的可利用的土地的征用工作正在协商和谈判之中。学校总占地面积由合校前的1300亩增至2300亩,建筑面积由50万平方米发展到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3年内新增40万册。目前,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2130人,其中教师1075人,教师中教授174人,副教授389人,博士生导师98人;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52%;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以上。他们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有一批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3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6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四大工程振兴校园

发展才是硬道理。200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出了全面启动“振兴工程”的办学思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建设等方面均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争一流、办特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振兴工程这个主题,抓紧制定和实施具体行动方案,在学科建设上抓重点,在人才培养上抓质量,在科学研究上抓精品,在校园建设上抓项目,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一、学科建设的立校工程

一流的学校应该具有一流的学科结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抓学科建设这个龙头时,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规定的申报条件和学校“支优扶重”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另一方面“改老创新”,即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对现有专业学科结构进行调整,并根据条件和需要,及时增设新的专业,组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加大新兴学科的建设力度,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2001年,学校根据学科现有基础和发展需要,设立了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并按教育部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标准加以建设。

几经整合,学校学科门类由2000年合校前的5个发展成为涵括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8大学科。合校前两校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科点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学科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合校后的今天,学校拥有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科点4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学科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新增财政学、会计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新增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层次完整、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二、人才培养的兴校工程

21世纪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才培养兴校工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培养。

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启动了“两个百万工程”(即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资助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每年拿出100万元资助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513工程”(即2005年前完成培养50名全国一流的知名学者,100名学术带头人,300名博士学位的教师),出台了《关于选派教师出国进修经费使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选派出国进修人员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学校教职工报考研究生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加大了组织教师外语培训、出国培训的力度。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以本(本科生)为本、以研(研究生)为重”的基本精神,制定了《本科生全程教学方案》、《本科生管理手册》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十五”及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以“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根据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对外开放对人才的需要,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校还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等制度。实施“优质生源工程”,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素质教育,重塑教育目标,构筑“合格+特长”两者结合,“德育、教学、实践”三位一体和“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者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去年达到94%),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合并之初两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948人,硕士生、博士生1548余人、博士后18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现在在校学生规模发展到本科生18500余人,硕士生、博士生3400余人、博士后43人,成人教育学生12700余人。

三、科学研究的强校工程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促进教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学校通过调整学科体系和科研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启动了“学术研究行动计划”。同时,学校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强化激励机制,除拨款用于科研成果奖励津贴外,还出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管理暂行规定》,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经费资助和奖励幅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层次高的科研成果的资助和奖励幅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多出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以促进有特色的学术流派和研究群体的形成,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全面进步。在首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研成果奖”项中,学校荣获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研成果奖”项中,荣获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在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研成果奖”项中,荣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同时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财政部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材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湖北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中,学校获得200多个奖项。“七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75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6项,财政部、司法部重点科研课题87项。1979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2万余项,其中专著1100余部,教材1500余部,论文170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500余项。

为加强和增进学术交流,学校全力开展应用性课题的研究和校级课题研究,鼓励各学院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强调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组织各种学术讲座,搞好中青年学术沙龙等。科研管理部门还瞄准现实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组织专题研究,积极为国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制定有关方针、政策、规划、方案的咨询与建议。为了能给教师创造发表科研成果的条件,学校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组建了南财文化发展公司,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优秀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出版发行服务,资助出版了一批质量较好、学术水平较高、有学术创新内容的教材和专著。

大学生参加科研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开展“科研助手活动”,吸收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学校还拨专款设立“学生科研活动奖助金”,对出成果的学生,给予重奖,并视其情况留校任教和保送读研究生。学校每年评出当年“十大科研新星”,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科研积极性。合校3年来,学生发扬注重科研能力塑造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很多学生大学四年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少数甚至超过20篇。在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的评比中,该校学生科研成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每年都是名列前茅。

学校实行教师的科研与晋升职称、岗位津贴挂钩,学生的科研作为评奖学金、评优秀毕业生、保送研究生的参照,全校已经形成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实行学校的强校工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校园改造的美校工程

合校后,校领导很快形成共识:学校不仅要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还要实行环境育人。在确定了“振兴工程”后,学校一直坚持把“美化校园环境”作为校园建设的重头戏,在科学划分和发挥各自功能的前提下,根据两校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确定将首义校区打造成“经典式”校园、将南湖校区打造成“园林式”校园的建设规划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规划强调生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创建生态园林式绿色校园。南湖校区三面临水,内有两处小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整体规划中,设计将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对自然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做足“水”的文章,实行一个中心、多个“组团”的基本格局,达到集中与分离的最佳组合。利用大湖面为底色,小湖、渠为穿插,两处小山为点缀,沿湖、路的线条,形成点、线、面立体生态校园,同时在重点设计中心区,形成大片中心绿地,对现有水面、小山实行保护性规划,防止人为破坏造成环境污染,建筑布局实施低密高容方案,提高建筑层数,留出大片绿地与活动场所供师生交流、休读。校区整个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校园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及新老校区的历史衔接,创建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集中体现了人文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完美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美丽的校园湖——晓南湖,其面积达180余亩,列入全国高校之最。一位散步在九孔桥上面对碧波荡漾的晓南湖的学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玉桥如虹,碧湖泛波;路入垂柳,绿茵如毯;灯火阑珊,曲径幽幽。”徜徉于美丽的校园,你会情不自禁地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所感染。

3年内,学校狠抓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美化改造工程。比如,为了方便师生员工更好地学习科研,去年,学校在已有的两个图书馆的基础上,一次投资6000万元,又新建了逸夫图书馆,其使用面积为30000平方米。逸夫图书馆为全开架式设计,在管理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是湖北省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优雅别致的外部环境,先进科学的内部设备,成为校园文化建筑的又一亮点。目前,该工程结构已通过省优质工程鉴定,正积极争取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为了让师生员工平时有更理想的活动场地,学校刚建好了新的田径运动场,占地面积达18000平方米,设置看台座位2万个,拥有1个标准足球场、400米环形塑胶跑道、天然草坪,总投资5000多万元。该田径运动场在全国高校田径运动场中名列前茅。学校同时全面改造旧体育馆和所有的运动场,学校一次投资1500多万元。2004年学校将投资8000万元,新建6000平方米的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首义校区设备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运会主赛场。南湖校区的体育馆多次承办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决赛。

24000平方米人文信息综合楼、200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15000平方米的湖西教学楼、10000平方米的新的行政综合楼等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和筹划之中,学校本学期投资就达到了2亿多元。这些建筑都将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为适应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趋势,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兴建了大批学生公寓。4人间的湖滨学生公寓建筑风格美、内部设施好、管理水平高,受到来校视察的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陈至立及有关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注重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教学科研设备投资6630多万元,开通了远程教育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具有教育部视频会议系统良好设施,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数字化校园。

首义校区现拥有集行政、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建筑群——行政办公综合楼、文汇(国际学术报告厅)、文津、文泽教学楼,总建筑面积38720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1.18亿。综合楼拥有一流的现代化办公设施,办公实现了无纸化,校园网联通世界。学术报告厅是全国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阅卷指定地点。该建筑群设计科学,通风采光好,充分体现了建筑和装修的高水平高质量,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工程,并在35项优质工程中脱颖而出,与其他7项工程共同被评为省优质观摩工程,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我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项——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注重应用服务社会

学校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类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坚持“创一流,办特色”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文社科类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国际化的办学新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毕业生以专业基础知识厚实见长,以实际工作能力突出著称,一批又一批学子就业于各级政府部门、政法机关、金融机构、中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55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培养出财经、政法、管理等高等人才近20万人,为国家的经济、法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培养的是社会所急需的应用性人才。特别是两校合并后,学校真正做到了经、法、管等多学科的融合,坚持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中南、幅射全国,积极为地方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服务。

为了更好实现“以贡献求共建,以服务求发展”,学校积极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建研究机构,先后建立了“WTO与湖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两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与湖北省人大联合成立了“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了“武汉发展研究院”;与湖北省财政厅合作筹建“地方财政研究中心”等。同时,学校还成立了中国经济与会计监管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投资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法学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中心和经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财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警察制度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几十个研究所,积极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主要通过承揽相关研究项目,组织重要课题攻关,结合湖北省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研究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WTO研究项目,为湖北社会发展提供对策参考,定期向湖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科研成果和研究信息。该中心自2002年10月成立以来,创办了内刊《省情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的方式,直接取得第一手资料,积极探索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关于湖北省思想解放不够和发展不够的几个追问》、《湖北省信用环境与信用立法调查研究》、《关于武汉超市农副产品调研报告》、《WTO对湖北品牌保护的影响》、《关于湖北省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分析》等调研报告,研究的都是湖北当前和今后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003年该中心围绕湖北省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研究了《加入WTO后湖北引进外资的制度环境及评估体系研究》、《湖北民事争端解决机制与WTO规则的适应与协调》等16个问题。这些研究的社会反响很好,得到了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

“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是以湖北省再就业难点研究、湖北省就业促进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湖北省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研究、湖北省非正规就业研究与湖北省劳工基本权益保障研究等8个方面为其研究方向,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重应用研究与对策研究。该中心拥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依托学校多个学科优势和特点,立足于为地方政府,乃至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层决策服务,提高政策研究的前瞻性,提出有价值的政策谏言,将会对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实现立法理论与立法实践工作相结合,为地方立法提供支持和建议,学校与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共同组建了“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学术机构,该中心主要是组织、开展地方立法研究;论证、受托起草地方法规草案;搜集、整理、交流地方立法资料;定期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建立经常性的关系,开展地方立法方面的交流、合作研究;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进行交流,借鉴其在立法方面好的经验。目前,该中心已经重点开展了“地方立法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的地方立法权限及程序”、“地方立法的质量及效益问题”、“地方立法的审议决策”、“地方立法的规划与实践”、“地方立法的技术”、“公民参与与地方立法过程的若干问题研究”等7个立法方面的课题研究。

“武汉发展研究院”在积极探索、吸引、整合武汉地区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和研究力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武汉市的开拓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并承担“增强武汉城市竞争力”、“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汉江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建设武汉金融中心”等4个研究课题。

2003年1月,经司法部批准,学校还成立了司法鉴定中心,这是中南地区唯一一家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司法机构。该中心依托学校现有的经济、法律、管理科学为主干的人文社科大学的综合优势,遵循和研究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广泛开展司法会计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文书司法鉴定、痕迹司法鉴定、微量物证司法鉴定、声像司法鉴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等服务项目。该中心拥有2000多平方的实验大楼,拥有VSC2000文检工作站、声纹鉴定仪、蔡司三维立体显微镜,总价值达500多万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培养更多的合格专业人才,同时还能为我国尤其是为中南地区提供更好的司法鉴定服务。

立足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开创了一条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改革之路;展望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满怀豪情,将以其继往开来的雄心壮志,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断创新,奋力腾飞在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