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荟萃千家之长 成就中心地位

2003-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文芷 我有话说

中心主任邱金利


在庆祝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45周年之际,中心主任邱金利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就“中心”的管理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笔者的提问。

问:依常人之见,书报资料无非是对信息资料的剪剪贴贴,现在看来正是当初的剪剪贴贴成就了今天的书报资料中心,那么,45年前中心的成立,在当时乃至以后,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应运而生于1958年。成立之初,虽然是一个“剪刀加浆糊”的靠简单手工操作的剪报公司,但承担了为党政机关、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提供剪报服务的任务,成为新中国社会科学情报服务事业的起点。它的成立,在中国社科信息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开创意义:

首先,它开创了我国社科信息服务社会化之先河。它是我国率先专门从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术信息及经济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它集中、系统地收集、精选、加工社科报刊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献信息的资源化问题;它取代了成千上万个资料工作者分散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品位和质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

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走向社会化,是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趋势。书报资料中心从创立之日起,就一直在摸索“社会化”的具体途径,那就是紧紧围绕如何满足情报用户需要这个中心,尽可能以自己的产品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从一开始它就以社会化的方式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等提供报刊资料及新卡片。

第二,它开创了我国社科信息服务产业化之先河。中心从创建之初,就不曾伸手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它是我国第一家用市场经济办法经营资料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信息产业,虽然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心却已经尝试用管理企业的办法来管理和经营文化事业,不但创造了社会效益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中心的创立与发展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献信息产业之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问:历经45年的沧桑,今天的“中心”与当初的小剪报公司相比,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地位如何?

答:45年来,“中心”在改革与创新中发展,已具有了相当的产品品种规模和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人文社科信息资料服务领域的知名品牌。

今日的“中心”,早已不再是当初的“剪刀加浆糊”的小剪报公司了,“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出版物品种繁多、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的社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心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产品已形成6大系列,拥有140多种期刊。历经四十余年的积淀,中心的出版物形成了如下的特点:(1)搜集范围广泛。国内外发行的3000余种社科类专业和综合报刊等均属选材对象。(2)结构合理完备。(3)大型、集中、系统、连续、灵活。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它学术成果的展台、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研究的导航站的作用。正是基于此,中心出版物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订户覆盖全国各省市和台、港、澳地区,而且在国外也有极高的知名度。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心的刊物就已经进入到亚美欧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国会图书馆、各知名大学的图书馆都系统地保存有“中心”的刊物。通过“中心”的刊物,就能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我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因此,一直以来,“中心”都享有“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

同时,“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已成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的尺度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报、社会科学综合期刊、专业期刊和科研管理部门在评价期刊和学术论文时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和转载率作为重要参数。

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中心如何调整办刊方略?

答:进入21世纪,各种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同时读者的需求呈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渠道与手段也在变化,为适应这一形势,使读者能以最快捷、最简便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中心”对刊物实行了分类指导的原则,把140多种刊物明确为学术研究、理论学习、工作指导、文化生活四种类型,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需要,准确具体地把握每种刊物的定位,设定刊物的内容和风格。“中心”始终把提高刊物的质量当作生命线,努力提高刊物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办出名副其实的精品刊;同时“中心”也努力寻找期刊的生存空间,适时调整刊物结构,以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问:面对电子出版物对纸质出版物的冲击,“中心”如何应对?

答: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不可避免。这种冲击,既是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同时,有压力,也才能展示实力。多年来,中心的出版物以其权威性已树立了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这是“中心”参与竞争的丰厚的资本。因此,面对冲击,“中心”做到了站稳脚跟,积极介入。一方面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继续保持并发扬纸质出版物的特色优势,巩固其国内领先的地位;另一方面,为了顺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中心”自1994年起,制定和逐步实施了产品与管理电子化、现代化的规划。推出了期刊的光盘版产品,开通了以宣传介绍中心的产品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独立网站。到2003年,“中心”全部产品已经建成数据化的数据库并且形成五大电子版系列产品:《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题录型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文摘》数据库、回溯性全文数据库、综合文萃系列光盘。电子产品得到了业界和用户的好评。

问:“中心”的产品应该是有新观点、新视角、新发现、新思路的新成果性文章,“中心”如何从制度上保障这种产品的出炉?

答:中心聘请百余位专家、学者、教授担任相关专题刊物的顾问或编委,直接参与审稿和编辑工作,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能够把握、追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前站动态,敏锐地捕捉到新成果性文章。顾问制度成为中心坚持多年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基本工作制度。

问:如前所述,中心在创立之初即开始尝试用管理企业的办法来管理文化事业,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在企业化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答:中心要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为了解决“中心”长期以来“大锅饭”的工资制度和僵化的人事用工制度,2001年底、2002年初,“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心现有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三项制度”改革,即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1、完善以岗位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为基础的基本管理框架。主要包括主编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主编负责制是将刊物的责权利落实到人,“中心”给予了主编较大的自主权与较高要求的指标。此举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开展了多渠道、多手段的营销活动,使“中心”在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已有10余种刊物期销售超过万册,创历史最高水平。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了销售人员的责任感,密切了销售与编辑的结合沟通,发行经理发挥了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心”期刊发行量呈增长态势。2003年与1998年相比,总发行量由300万册增至800万册,增长117%;总码洋由2300万元增至5500万元,增长139%。2、进一步完善中心全体员工竞聘上岗的聘任(用)制度。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全员聘用制,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3、建立待岗机制,在严格岗位设置、竞争上岗的同时,妥善安置下岗、待岗人员。4、加强中心全体员工的业务培训与业绩考核。5、改革中心的分配制度。由事业型的工资、奖励办法向企业型转化,变强调资历、职衔,向强调岗位职责、业绩大小和效益高低转化。

“三项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取得不小的成效:一是消肿减员;二是强化了竞争意识,激发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工作热情;三是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造就与“中心”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业务骨干和干部队伍创造了条件;四是以“三项制度”的改革为突破,深化改革,促进“中心”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构建与“中心”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运行机制打下了基础。

问:我国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对书报资料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书报资料中心的事业“功德无量”。应该说,45年来“中心”成绩斐然,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功成名就,那么“中心”下一步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再铸辉煌?

答:45年来,“中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即把全心全意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服务当作自己的办社宗旨,今后要继续立足根本,同时为了与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总目标相适应,“中心”要以“人文社科信息出版中心、报刊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人文社科期刊联络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支持服务中心”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