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可以分为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三个层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始终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师生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它是灵动的气韵,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莘莘学子。同时,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校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辩论赛便是其中独具魅力的方式。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的艺术。辩论赛作为一种游戏,引起了国内外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舞台,也是大学推行素质教育很好的途径。辩论赛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思辩性。思辩在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到林肯、道格拉斯的议会对辩,再到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开设了有关演讲辩论的课程,都显示出了辩论和思辩的魅力。正反双方对同一辩题进行正反两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充分展示正题与反题的内在价值,不仅使辩者可以深入地思考,观众也会从中受到启迪,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这种思考,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知识性。辩论首先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校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但同时也是大学生们知识和文化积淀的较量,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因此,我们一直倡导一种学理性的辩论风格,强调辩论的知识性。在我校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会的训练过程中,我们邀请了47位专家学者开设了60多场讲座,为队员们进行各类知识的补习。队员们在比赛场上的纵横捭阖、妙语连珠,正是运用所学厚积薄发的结果。当然,我们也不是仅将思考进行平淡无味的陈述,而是将激情与理性结合,更现理性的魅力。
社会性。辩论的题目涉及范围非常广,既有古老的哲学命题如“人是否是万物的尺度”,也有非常贴近生活的命题如“夫妻间应不应该有隐私”,还有新闻热点问题如“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经济因素还是非经济因素造成的”等等。所以,在准备题目的时候,就要求同学们涉猎多方面的社会知识、探讨多层次的社会现象,从而也就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竞争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辩论赛又是一种竞争性游戏,其一,它凸显竞争游戏的对抗性,这为同学们增加了一个正面交锋和较量的舞台;其二,它凸显游戏的守规则性,我们必须在游戏规定的范围内和游戏规则下有理有节、据理力争。这种守规则的竞争意识,是大学生们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团队性。辩论赛是一种团队作战的比赛,除了要求各位辩手充分展示出个性特点之外还要有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各位辩手分工明确,论证过程中互相补充,自由辩论时尤其要配合默契,始终表现出辩论赛的团队对抗而非单兵作战。这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分工合作的发展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对辩论队员的培养和训练中,我们坚持的是“快乐教育”。我们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挑战、乐于迎接挑战、敢于主动挑战的心态,把比赛看成是乐趣而非压力,在训练中、在赛场上体味提升自我展现才华的快乐。
大学教育以人为本,而辩论赛这种寓教于乐的培养模式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人本”因素,所以,我们希望这种积极有益的方式可以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