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建立起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国家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创新体系之后,政府加快了信息技术的生产和扩散步伐,并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培育,使其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而跃居世界信息产业大国行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0世纪60和70年代初,信息技术在韩国尚不显露,发展也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且主要是小企业生产。从第4个五年计划开始(1977至1981年),政府对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越来越重视。80年代,政府集中面向未来和大规模的研究,信息技术占有显著位置。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政府实现信息技术迅速扩散,在政策上倾斜,除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优惠信贷和税收激励外,还着手培育跨国集团。这就是如今看到的韩国三星、LG、现代等跨国公司。
信息产业具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和高投入性,受科技进步影响大,在信息产业领域,韩国政府重视选择和培育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选择和确立主攻方向。冷战结束后,韩国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将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确立为重点。包括半导体、计算机、通信、软件等几个产业领域,并投入巨资重点培育和扶植。2001年2月韩国又宣布,把声音信息产业确立为战略出口产业。
(二)政策培育信息产业“大蛋糕”。
1、斥巨资支持IT研究与开发。首先,敦促工业界投资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以减少依赖进口技术。其次,由于韩国在一些技术领域居世界前列,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不愿继续向其出口技术。目前,韩国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已超过美、日、德、法,占研发费用的20%以上。
2、优先资助大型信息技术项目,实施“项目滚动战略”。这一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即著名的“蓝屋项目”(因前总统全斗焕的官邸得名)。一些分析家认为,总统顾问使全斗焕相信,敲开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唯一出路是展开大规模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的支撑是韩国3个最大的工业集团:现代、高士达和三星。
3、增加信息技术与产业创业培育对象。韩国2000年2月公布的资料显示,1995至1998年间培育的75家企业中,有73家获得成功。销售额达410亿韩元。于是韩国2000年3月将培育对象增加到233家。
4、充分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私人半导体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公共研究所。由政府倡导的TDX-1和TDX-10(数字转换技术)通过KTA、ETRI和4家私营制造商的战略联盟开发,政府主要起协调人作用。1997年后,私营部门的研发投资逐年增长。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韩国的信息产业“蛋糕”已经做大,并形成了以几家大公司为龙头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韩国政府评价:韩国信息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液晶显示屏(TFT-LCD)技术,韩国已经掌握;液晶显示屏位居国际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二。TFT-LCD技术是平板显示的核心技术,在未来10年内,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该技术由韩国三星等公司主导。
韩国的DRAM记忆芯片,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非记忆芯片竞争力弱一些。韩国几家大公司各领风骚,如三星电子在家用、移动和个人多媒体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世界顶尖三家数字产品供应商之一。三星电子作为一家发展潜力非常良好的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努力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并积极担负相关的社会责任,通过向社会回报来不断提升这种形象。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做到这种地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企业并非是慈善机构,追求利润是其无可厚非的目的。因此,在这个时候才更考察一家企业的社会意识和觉悟,只有目光长远的企业才能看到社会利益与其自身利益的关系。透过三星电子的这一层中国色彩,我们显然能够看出三星电子在这一方面为许多国内外企业所作的表率作用。
2001年2月,三星电子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国际半导体学会(ISSCC)上,发表了世界上首次开发成功4GDRAM(第4代记忆芯片)技术论文,在世界记忆芯片业界中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韩国现代电子在美国CDMA移动电话市场的占有率跃居第二,排在三星电子之后。韩国三宝电脑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C生产企业,在年生产能力和实际年产量方面跃居世界第一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