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杰,男,1944年9月生于湖北浠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党组副书记,2003年5月起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郭传杰的研究工作主要在高分子化学和计算化学领域,作为主要完成人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有机质谱数据库,主持计算机辅助质谱结构解析和基于分子力学的化学结构模型化课题。在科技政策与战略管理领域,主持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学科发展战略、S-863计划以及创新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课题,多次参与组织中科院和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工作。在化学研究和科技政策与战略管理两方面,发表论文、文章80余篇,获原国家科委、中科院一、二等科研成果奖6项,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记者:您到中国科大兼任党委书记已经5个多月了,请您谈谈中国科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郭传杰:人们认识事物总是要经历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过程,从表观上看,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唯一一所普通制高校,1958年9月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址合肥。45年来两度创业艰苦卓绝,但始终活力弥久,成就斐然。中国科大人秉承老校长郭沫若确立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始终坚持勤奋学习、严谨求实的校风,教育注重基础的“宽、厚、实”,专业坚持“精、新、活”,科研强调瞄准前沿和综合交叉,使学生既有全面素质,更具有创新能力。据统计,中国科大已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全国年龄在60岁以下的两院院士每7个人中就有1人是毕业于中国科大,学校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上的发表和引用率均一直位居国内前茅。
要从深层次上真正认识这所学校,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还为时太早。中国科大创建不久就与国内一些百年名校齐名于世,活力非凡,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也正是我在调研和探究的基本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记者:包括中国科大在内的我国若干知名大学都在争创国际一流,您对中国科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有何思路?
郭传杰:若干知名大学面向国际争创一流,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中国科大的目标是到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建成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学校各项工作要走创新之路,具体来说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内涵发展,走提升质量的道路。“一流”是指水平和质量而言的,不是指规模。前几年,中国科大确定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办学方针,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是符合规律切合实际的,我们要长期坚持。二是突出学科建设、教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特色。中国科大创建之初,就以理实交融、科技结合、重点突出、全面协调布局学科建设,提出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科研的办学思路。在办学模式上,更是得天独厚地依托科学院研究所,“全院办学、所系结合”,就完全符合科教结合的内在规律。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在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结合的合适方式及其内涵。三是加强文化建设。中国科大历史不长,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文化基因。但是,作为一个以前沿科学和高技术为主、兼有管理和人文科学的理工科大学,要想顺利实现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从战略上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 (摄影:本报记者 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