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消息报道说,自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十人。
由此笔者联想到一些大学生家长的反映,孩子平时很少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一写信或打电话就是要钱,问候的话语和情感交流甚少。
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笔者认为,大学生中出现的忘恩行为,不能只是批评指责大学生,也与学校德育不够落实,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讲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其实,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我认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打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教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