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市采访,记者对那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感受很深。“人人都是学习之人,处处都是学习之所。”此言在大连不虚。
一到大连,就听说那里的奥林匹克广场有个外语角。尽管到现场时已是晚上8点了,但记者看到在外语角进行学习、交流的人依然很多。而当天的学习、交流至此已经有几个小时了。这里的外语角除了有英语、俄语、日语外,还有供外国人学习的汉语角。72岁的王玉花老大娘告诉记者,她是倒两次公共汽车、用了一个小时才赶到这里来的。
第二天,记者采访了设在70岁的隋菊茹家的“八女读书社”。这个读书社有8个人,最大的70岁,最小的也有60岁了。她们是在外语学习班上相识后自发组成的读书社。当着记者的面,她们有板有眼地进行了英语会话。隋大娘告诉记者,大连是开放城市,外国人很多,学外语很有用。隋大娘也为自己晚年过得充实并且在外国人面前展示大连人的新形象而自豪。
其实,学外语只是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一个内容。创建学习型城市,是2001年6月召开的大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来的。按照市委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机关要成为学习型机关,各类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各个社区要成为学习型社区,农村各村组要成为学习型村组,各个家庭要成为学习型家庭。
现在,高起点、多样化、开放性、广覆盖的学习型城市框架,在大连已经基本形成。
记者在西岗区采访时了解到,这个区专门设立了“学习型城区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00万元,干部培训基金和学习奖励基金各50万元。这个区下属的13个街道也设立了10万元以上的专项基金。这个区的党政机关干部计算机初级培训已经结束,目前正进行中级培训。
在大连,各阶层、各行业的学习正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机关干部学理论、下岗人员学再就业技能、青少年学科技、中老年学书法绘画保健知识,都学得不亦乐乎。他们各取所需,学以致用,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