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转基因克隆牛前景能否辉煌

光明视点
2003-11-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邢兆远 我有话说

科技好汉聚梁山

10月中旬,山东省梁山县聚集了一批科技战线的“好汉”。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教授主持、山东科龙畜牧产业公司等单位参与的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里通过了国家鉴定。位于县城西北,漂亮而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农业大学转基因动物山东基地”,我国第一批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牛,头戴红花,耳朵上分别挂着“岩娃”、“乐娃”、“孪娃”、“浒娃”等名片,姿态优雅地迎接前来参观的八方贵宾。从外表看不出它们与普通的奶牛有任何区别。

转基因克隆牛到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它的生物安全性如何?离实现产业化有多远?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连珠炮般的提问,李宁与他的合作伙伴充满信心。但记者还是联想起“神五”升空前一位负责人回答香港记者时说的一句话:“发射前什么都不能说,发射后什么都好说。”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虽然已不是“什么都不能说”,但有的问题的确还处在理论推测阶段,因此我们对它的肯定必须拿捏好分寸。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药

如果有人告诉你:不久的将来,得了病,不一定打针、吃药、动手术,而是喝牛奶;有一种制药厂,不是一排排车间、一座座楼房,而是一群牛,你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溃疡、胃增生性息肉、胃癌的重要致病菌。它在活动性胃炎、胃溃疡的检出率中,分别高达71%、94%,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病源。世界人口的50%-80%均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中国人的感染率为70%。瑞典科学家近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克星是岩藻糖转移酶催化形成的一种抗原,这种抗原仅存在于人类和灵长类的动物体内。一年多以前,李宁与合作者用转基因克隆技术将人的岩藻糖转移酶基因植入牛的基因组内,使其在牛奶中含有岩藻糖抗原。这种转基因牛奶可作为口服药,用来防治各种胃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但是“药奶”安全吗?转基因技术是否会使牛发生变异?要知道,出于生态安全性的考虑,有的国家至今不准将转基因技术用于动物。

李宁认为转基因牛的生态安全性毋庸置疑:转到牛体内的基因就是人体内的基因,这种基因已在科学研究中证实:不会产生任何变异或有害物质。人类用大肠杆菌制药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用的也是转移技术。为什么没人怀疑大肠杆菌制药的安全性?因为国际药检条例中有一个原则:一种药无论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只要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其成分有效,副作用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予以承认。

下一步的重点是攻克癌症

成功获得用于治疗胃溃疡等疾病的转基因克隆牛以后,李宁的课题组要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更多种药,重点是做抗体,攻克癌症!癌症绝不是不治之症。目前人类已发现很多种能够缓解和治疗癌症的抗体,但问题是,巨大的需求量使抗体无法用传统的制药方法来生产,而用转基因牛奶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国际经济学界研究表明:用吃草的转基因牛生产的药肯定比用传统方法生产的药价格低得多。

目前,国外已有多家拥有抗体的科研机构或公司前来与李宁联系,希望利用中国的技术和转基因克隆牛生产平台,制造出更多降伏癌魔的良药。

冷冻母细胞克隆成功为批量生产迈出关键一步

回顾世界转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学家有理由为他们今天的成就而自豪。

1982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的开发与研究引起了各国科学界、产业界及政府的重视,以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股热潮。此间,我国也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转基因猪、上海遗传所生产的转基因羊等等。但是,当时国际通用的转基因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成本极高而成功率很低。特别是家畜,牛的转基因成功率只有5%。巨大的技术难题无法克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开发走入低谷。

1997年,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为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开发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因为,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比用显微注射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成功率高出几十倍。1999年、2000年,美国、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先后生产出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2003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成功获得我国第一头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同年10月,又获得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并且开创了用冷冻卵母细胞克隆成功的先例。在此之前,国际上都是用新鲜的卵母细胞进行动物克隆,谁也不清楚冷冻后的卵母细胞是否具有生物活性。中国科学家的冷冻、复苏、克隆技术,解决了动物克隆因新鲜胚胎成活时间短而推广应用严重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为世界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离产业化有多远

“在世界转基因克隆领域,我们不敢说自己是领跑的,但是跑在最前面的第一方阵里,肯定有我们中国。”支撑这位课题组成员观点的,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世界“首次”,还有下列一组数据:批量生产体细胞克隆牛300多头,数量之大为世界之最;妊娠率35.2%(国际水平为21%);产犊率15.8%(国际水平为10%);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妊娠率27%(国际水平为10%-15%);产犊率30%(国际水平为10%-15%)。李宁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率还在不断提高,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在不断排除,比如有些失败是因为有的基因在克隆中没有正常恢复。相关的技术正逐步得到解决,进展非常快。

转基因技术在世界上只有几年的历史,还没有一个国家将其产业化。但是,李宁与他的伙伴认准了这是将我国畜牧业变成高回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人民尚未摆脱贫困,“穷则思变”,富裕国家在产业化方面不一定有我们这么迫切的愿望。除了技术实力以外,恐怕这是我们在产业化方面有可能走在世界前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昂贵的成本和复杂的技术会不会成为向农牧民推广这项技术的瓶颈?

一年多来,梁山克隆畜牧产业公司的董事长张青云一直在基地负责饲养转基因克隆牛的技术工作。“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该咋养,一头牛一天加七八斤精饲料。结果胎儿过大,难产率很高。后来我们摸到了规律,就喂普通草料,不仅顺产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一天就是一块多钱。算下来,我们是用五六百元的成本,繁育价值上万元的转基因克隆牛!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几年内,把这项技术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傻瓜化,让普通的畜牧技术员都能掌握。”张青云眼里,充满了鲁西人摆脱贫困的信心与喜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