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学生想喘口气,真难

2003-11-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王辉、何源 我有话说

十一岁的月月是北京市定慧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一周的时间表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排满了课,其中周一上七节课,其余四天则上六节。周五下午放学以后,还要参加一个半小时的英语补习班。周六下午一点半到四点上数学奥赛班,周日上午八点到九点半又是英语B1级补习班。每天放学回家月月还要做近三个小时的功课,周末则有更多的作业要完成。月月说,这个学期还要轻松点,五年级的课更紧张。

“想找出一整天时间出来玩,真是难呀!”月月说,他们班的同学每周也是这样过的。

那么每天放学后孩子们都玩些什么呢?月月的回答是:“什么都不玩”。晚上做完作业,能看看电视就很不错了,更别说和同院里的孩子一起玩。至于周末,功课都做完了,也许会和父母去公园,但月月更喜欢逛商场,她觉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玩的东西。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使曾使孩子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可是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一是孩子们没有时间玩,课余生活被学习占得满满的。二是玩得孤独,即使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孩子由于交往时间少也变得生疏起来。三是玩得单一,一天到晚跟着家长,不是逛商场就是逛公园,很少有让孩子提得起兴趣的活动。

学校减负已实行多年,但孩子仍然这么累,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一是学校老师的作业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二是家长的家庭作业,再加上寒暑假及周末的校外辅导班,孩子们可以喘气的时间就太少太少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康丽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

关于学校作业,康老师认为,在小学生减负上,各个学校已经做出很大努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还没达到理想效果,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理念还不科学,小学教育应考虑“教育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康老师说,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掌握知识、继承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学会如何去学习、去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但现在我们的初等教育中,总是为了使孩子掌握知识,加大作业量,而忽视作业的质量。留作业很必要,但关键在于留什么样的作业和怎样留作业。老师在留作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使作业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反之,丧失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受到束缚。

曾有一位教二年级的老师布置孩子们写日记,写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行。在交上来的日记中,有一个小孩这样写道:“今天我放学回家,发现我家的小鸡跑出来了。我放下书包赶紧抓鸡。鸡跑得很快,很难抓,但我最终还是把鸡抓住了,可见人永远是胜利的。”九岁的孩子写出这样蕴含哲理的话很让老师吃惊。这项日记作业不但没有使孩子产生负累感,反而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在写作业时也体会到了玩耍所带来的愉悦。由此可见,作业并不一定就是负累,关键还在怎样留。

原本针对个别孩子举办的辅导班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成了全班同学都参加。每到周末,很多小学校都会出现这样的壮观场面:全校的孩子打乱班级进行“奥赛”培优,孩子们的家长则在校门外苦苦守候。一位家长对笔者说,不是不想让孩子周末喘口气,可是班上别的孩子都参加了,他担心孩子会掉队,所以也报了名。

康老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家长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和从众心理有关。在当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为此,家长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和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想通过给孩子增加压力,使孩子化压力为动力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事实上这种压力能否转化为动力是不确定的,更多的时候是使孩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丧失了对学习的愉快的体验和对知识的探究的愿望。康老师自己有一个十一岁的女儿,周末她只按孩子的兴趣报了一个国画班,从不要求女儿上辅导班。

“现在的孩子玩的时间少了,也单一了,不再有以前掷沙包,摔泥巴的快乐了。”康老师还这样感叹到。当今社会给孩子提供的游乐设施已经很多,少年宫、博物馆、天文馆、公园、游乐园等等,都是既有趣又可增长知识或可尽情放松的地方,但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孩子缺少群体互动,同时,太充足的条件也扼制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创造性,自主设计的活动也减少了。孩子们不仅玩得少而且也不会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个漏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