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锣一敲,彩扇一抛,小丑矮桩步,小生中桩步,小旦风摆柳……这些是广西彩调最显著的特征。其剧目内容朴实,形式活泼,贴近生活,通俗易懂,音乐明快悠扬,朗朗上口,有很好的传唱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20世纪50年代,《龙女与汉鹏》由乡间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从此正式定名为彩调剧;60年代初,来自民间的《刘三姐》四进中南海,由此红遍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60年代中期,《三朵小红花》再度进京,演职员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全国放映;70年代末,现代戏《喜事》为广西赢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使彩调剧在表现当代农村题材方面有了重大突破;80年代《五子图》又使广西彩调红火了一把,全国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90年代的《哪嗬咿嗬嗨》连续参加了中国戏剧节和全国现代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了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奖23项,省级奖13项,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彩调剧以其奇特的艺术风采成为戏剧百花园中俏丽的“山茶花”。
2003年9月底,在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城南广场、中山广场、人民礼堂、政府礼堂等场所举行的彩调艺术汇报演出现场,人声鼎沸,掌声如潮。广西彩调艺术受到了来自各地“彩调迷”们的热烈欢迎。
然而,在掌声的背后,是广西彩调艺术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据戏剧界有关人士介绍,曾风靡全国的广西彩调艺术目前风光难再。数百家的彩调艺术团体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解散,专业剧团目前仅有广西彩调剧团、柳州市彩调剧团、桂林市彩调剧团等少数几家,这些剧团虽然还在挣扎着“传宗接代”,但都已面临着经费拮据、人才流失、剧本质量急速下滑的尴尬局面。
原宜州市志办主任莫瑞扬忧心忡忡地说:“现在组织彩调艺术演出,已是为拯救这种文化遗产勉力而为。每一场演出的收入,都不够维持演员们的生计,更别说培养舞台新秀和对剧本进行深加工。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彩调艺术将枯萎,甚至消失。”
没有市场而难以为继,这是戏剧院团近年来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像广西彩调这样一种发源于民间,又很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何以也会举步维艰呢?广西彩调之路如何走?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文艺界专家、学者以及广西的彩调艺术团体代表,日前集聚广西宜州,就此展开研讨。
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常剑钧认为,广西彩调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得到“生态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宜州彩调剧汇演期间推出的剧目,经过了精雕细刻,是精品,是品牌,所以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赢得了那么多的掌声,这说明彩调剧要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有好剧目,多出精品,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喜欢不喜欢”为根本标准。必须要以实施精品战略为重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强烈艺术震撼力的艺术精品。
中国文联戏剧作家协会的一些专家则认为:广西彩调艺术不存在心理和技术经验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走民族艺术创作与艺术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多借鉴中国乃至西方音乐剧和歌剧的手段,加强策划,走市场化道路,广西彩调艺术完全可以走出广西,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专家们认为,广西彩调艺术具有民族喜剧性、舞台性,表现手法贴近生活,声调民歌性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很有“卖点”,完全可以走政府引导、社会赞助、市场化运作的道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彩调艺术文化活动,把广西彩调艺术的品牌打出去。
专家们还建议,可以对现有艺术团体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在给予资金扶持的同时,强化艺术院团的自养能力,逐步把它们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