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中医专家说:“就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能力而言,当代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不如一些前辈”。
这个说法站得住吗?自1956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创办第一批4所中医学院以来,到1980年,除青海、宁夏、海南,各省市自治区普遍成立中医学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制度化,标志中医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难道现代教育方式不如传统教育方式的效果好嘛?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目前确实难以找到像蒲辅周、施今墨那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医,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如何解释呢。
让我们先听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黑龙江、吉林、山东、云南、安徽等地中医药大学校长和名老中医的说法。
他们认为,当代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确实没有人能同蒲老、施老那样的名医相比。问题主要出在教育上。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与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之间存在着差异,不承认这种差别,牵强附会地用现代教育理论硬套或解释中医教育理论、规律,是不利于中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可是在1956年创办院校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之初,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并不清楚,办学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高等教育及西医学教育模式,将中医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完全置于纯生物医学模式和治疗模式的指导之下。尽管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提出质疑,并要求按高等中医教育自身的规律办学,决策者也确实作了一些努力,但原有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关系高等中医教育成败的三个关键因素,几十年“基本未变”,即使进行改革,也并未严格遵循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律设计运作。
熟读《内经》、《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重视临床实践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但受西医教育模式影响,一些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对此却不以为然,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对中医药经典的熟悉程度都不如前辈。几乎每一家中医院都要求实习生同时掌握中医和西医两种诊断方法。为学会西医诊断方法耗去大量精力,造成学生难以在这关键时候奠定牢固的中医基础,出现先天不足现象,而后天又缺乏弥补机会。因为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用中、西医两种诊断方法应付门诊,医生的中医诊断治疗水平当然难以与时俱进。
权威人士指出,现在,国家正致力于小康社会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呼唤名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医高等院校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培养新一代名医贡献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名老中医认为,为此,首先要努力创造优良的育苗环境。名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接受中华历史文化熏陶早,有必要在小学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医药学科普知识;在有条件的中医药大学设立附中、开办少年班;在本科教育阶段必须确保中医课程学时,将其他课程列为选修课全部放开;中医药高校毕业生标准必需将背诵中医药经典原著定为必修课;在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对硕士生重点抓好观察力、综合分析判断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博士生把增强创新意识,善于发现创新作为培养重点。并要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在校园营造出既有利于巩固中医药学根本,又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既有利于学生潜心钻研中医药学,又能够吸收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
中医药大学校长认为,要允许不同地区的中医院校各有侧重,办出各自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扭转目前存在的“千校一面”,“万人同行”,盲目竞争的局面,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培养名中医。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一是要改进医师入门考试方式并推行执业医师制度,让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就可集中精力积累中医临床经验。二是要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环境。三是要完善中医带徒等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为优秀人才进一步成为出类拔萃的名中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