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浓墨重彩绘华章

2003-11-15 来源:光明日报 刘韵清、刘镇江、陈七三 撰文曹正平 摄影 我有话说

学校大门


2000年,顺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潮流,经教育部批准,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成南华大学。学校秉承原两院优良的办学传统,顺利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02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签订协议,共建南华大学,这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2年10月,具有40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我国专门从事铀矿开采研究的专业综合性应用技术科研机构——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和药品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核工业四一五医院划转湖南省,成为南华大学直属型附属医院,使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3年9月,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实现了博士学位“零”的突破。

南华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核工业报》、《湖南日报》等相继进行了报道。那么是什么使这所年轻而又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勃勃生机?究其原因是该校牢牢把握发展主题,紧紧抓住学科建设龙头,坚持走教学科研并举的路子,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构筑大德育平台,从而使学校呈现出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南华大学前身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在4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基础,坚持为国防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教育大众化、世界科技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两校单一的学科专业、狭窄的服务面向、封闭的办学体制、薄弱的办学基础设施等固有的矛盾和困难已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如何应对未来科技经济和教育发展变化,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层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成为学校不容回避的课题和难题,摆在了南华大学新的领导班子面前。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不加快发展,就会加快落后;不加快发展,就有可能淘汰出局。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变化,那变化,发展才会有变化。”这是南华大学党委一班人在党委书记李湘沅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得出的结论。学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干部、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以“特别振奋的精神、特别超前的眼光、特别务实的思路、特别出色的工作、特色明显的效果”来建设和发展南华。

学校牢牢把握发展主题,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以改革促进发展。合并初期,在较短的时间里超常规实现了合并建校思想大统一,人事大统一,管理体制大统一、财务大统一、学校规划大统一,促进了实质性深度融合,使学校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学校党委以此为契机,很快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完善了规范、高效、反应迅速的管理体制,营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跳起来摘桃子的方法与干劲去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善于审时度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发挥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去实现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从这种工作思路出发,校党委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开拓创新、团结拼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3年的艰苦努力,学校获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层次显著提高;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保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长足进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喜人;省部共建成功实现;特别是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紧紧抓住学科建设龙头

学科建设和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工程,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也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南华大学成立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并确立了“巩固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扶植交叉学科”的指导思想和“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综合发展”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立足前沿、促进交叉,弘扬优势、以强带弱”的建设方针和“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的学科建设目标。

合并前的原中南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及文、理、经济、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强的“核”特色。核技术及应用、采矿工程等学科具有较强的优势,核辐射防护与核泄漏监测研究、低品位铀矿资源开发——溶浸采铀研究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原衡阳医学院是湖南省省属唯一含有西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形成了明显的“医”特色。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与发病机理以及再狭窄防治、胃癌发生机理与防治研究等科研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是我国溶浸采铀和核辐射防护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为了做强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学校成立了校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规划检查全校学科建设工作;建立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学校不断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近3年来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投资,加强横向联系,优先发展重点学科实验室。此外,学校还让骨干学科演主角,唱大戏。几年来,学校围绕核技术及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采矿工程、病原生物学、内科学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抓重点、上水平,求突破,已取得明显效果。

南华大学校长凌球教授在总结南华大学成功的经验时说:“尽管合并前两校一所各具特色,但仅仅依靠个体的积累和建设是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更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组建后的南华大学产生了强大的交叉融合效应。”为实现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需要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南华大学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原则,大力推进工学与医学、核科学与医学的融合,彰显“核”、“医”特色。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重组形成了核医学、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整合公共外语与专业外语、公共计算机与计算机专业、医学化学与工学化工等学科专业,形成新的学科建制,新增加了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专业。通过重组和整合,学校的交叉学科得到了扶植,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努力坚持教学科研并举

南华大学组建之初,就响亮地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他们把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第一生命线,开始大张旗鼓地实施“教学质量工程”。3年来,学校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多方筹措资金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等教学基础设施,改扩建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学校还投入9000余万元添置了新的教学仪器设备,生均仪器设备由不足4000元达到6000元。学校将学生学费的35%投入到教学第一线(教育部规定20%学费用于教学),生均投入教学的学费达到1750元,居全国高校前茅。

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是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核心。南华大学组建后,学校全面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并充分利用合并后的优势,调整医学类和核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大改善了这两个学科门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如在医学类专业增开核防护、核辐射等课程,以增强学生利用核技术诊断、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原来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则增开解剖学、生理学等5门临床医学基础课以增加学生的医学知识。对于英语、计算机两门“工具课”,学校实行四年“不断线”。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学校开出了180余门文化素质课,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4门人文素质课和2门科学技术素质课。学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过去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实习期较短,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现在学校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2年半上完,而专业课则放在医院上,学生吃住在医院,上课和下课都能随时随地与病人接触。这样就使学生顺利通过“望”、“触”、“叩”、“听”四关,实战能力大为提高。2000年,湖南省有关部门对全省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评估,南华大学成为全省惟一学生操作项目全部过关的学校。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3年来,南华大学学生在国家级的各类竞赛中获一、二等奖14项,省级奖33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1篇。3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连年跻身全国和省先进行列。今年受“非典”影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6%,南华大学仍达到95.1%。广州空军部队原打算在南华挑选8名学生,经过面试,最后他们要走了48个。他们说,南华学生素质高,基础扎实,明年还要在这里多挑人才。

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南华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确立了面向国防及核工业,面向湖南地方经济,保持并彰显“核”、“医”特色,由单一的教学型学校转变为教学科研并举的学校新型办学思路。

学校强化措施,加速转变,加强校院两级科研机构的建设。根据各学科特别是各交叉学科的特点,先后设立11个校级研究所和20余个院级研究室,实行目标管理。制定《科技工作奖励办法》,设立科研项目立项奖、科研课时奖、科研论文收录奖、科研论文版面奖、科研成果奖、科研著作奖等10余种奖项。其中,对获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学奖、发明奖、国际合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进行重奖。设立重点学科基金,首批对12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设立科学研究基金,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给予前期投入;设立新兴交叉学科创新基金,对由核技术与医学交叉形成的核医学等4个新兴学科的研究进行资助,抢占制高点;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利用校所合并,进行资源互补。核六所建有亚洲区域氡计量协调实验室、国家氡计量专业站、国家放射性计量二级站和溶浸采矿部级重点实验室。该所在氡测量、氡防护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并入,加强了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及采矿工程两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了核技术与医学、浸出采矿与生物工程、放射性废物治理技术与生物技术的交叉。

这些措施既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科研活动。该校学生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团体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赛三等奖、全国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形势,南华大学必须扩大办学规模,发展学科专业,提高办学层次,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建设一支数量和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合并之初,学校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特别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都不理想,师资队伍成了制约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发展学科专业的“瓶颈”。对此,南华大学审时度势,果断提出“221人才建设工程计划,即在3-5年里,引进、培养造就博士生导师20名,教授200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0名。同时,教师数量有适应性增加,生师比达到18:1;学历层次结构趋向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10%;3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的比例达到70%以上,使师资队伍数量适应,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实现这一计划,学校提出下重金引进优秀人才。3年来,出台了引进优秀人才、聘请名誉客座兼职教授、选留毕业生和引进教师、教职工继续教育、岗位聘任及岗位津贴制度等办法,对师资队伍建设从规模数量、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综合素质、岗位条件、业绩考核等方面作出了规定,特别是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这一重点提出了要求。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办法中,对讲座教授、硕士毕业研究生、博士毕业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特聘教授、“两院”院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确定了给予较高的住房补贴、科研配套经费和年薪,以及住房、用车、子女安排等待遇条件,这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衡阳不是一个对人才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但南华大学却在2001年和2002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从美国、加拿大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20名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核”、“医”人才。除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外,“完全是诚心打动了他们。”自己就是受到学校的热情召唤从美国回来的副校长廖端芳博士说。再比如39岁的博导谭凯旋,原来在省会城市工作,曾经主持和参与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等多家单位给出极优惠的条件聘请他,但谭凯旋最终选择了南华——学校不知演了多少次“三顾茅庐”,仅人事处就跑了4趟,还为其提供了高额的科研启动费和一定的安家费,并帮助他妻子安排了工作,为他儿子联系好了学校。谭凯旋则在来校才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近10篇论文,并出了一本专著。有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学专家,多所学校和院所要聘请他兼职,都被他婉拒。南华也曾是被他婉拒的学校之一。可是有一次,他从国外考察归来,还没走出浦东机场,南华大学的科技处处长就手捧鲜花来迎接了。“先不说聘请与否的事,只请您到学校去看看。”这位处长说。该院士来到南华,才发现组建后的新校面貌焕然一新:南华广场的靓丽,工科实验楼、新图书馆等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还投资7000多万元添置了仪器设备,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每套140多平方米的专家楼,还为每人提供300万元实验室建设费等。如此优厚的条件,学校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发展吗?2002年1月23日,被深深感动的他高兴地接过了聘书,并在当天给学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他又帮助学校建成了3个实验室。

“外引”的同时,学校也抓了“内培”。学校每年的师资培训经费达到300多万元。学校出台措施,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在3至5年内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而青年教师在职读书,所有工资奖金照发,津贴还发1/3。这些规定,大大调动了中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短短3年,全校定向和在职读博的82人,读硕的373人,做国内访问学者的26人,送到国外学习培训的32人,参加专业培训的1300多人次。

为了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稳定和开发等工作,南华大学在分配上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打破现行管理体制和教师职务终身制,调整政策与国内高校政策接轨,改变按学时发津贴十年一惯制,试行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择优聘任、聘约管理、严格考核”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营造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这就吸引并鼓励了一批优秀人才在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全面构筑大德育平台

“德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南华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加强道德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大德育”观,并全面构筑大德育平台。“大德育”的内涵可概括为“三全”,即全面的德育、全员参与的德育、全过程的德育以及德育方法的综合全面性。所谓全面的德育,就是坚持把德育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所有的管理活动和所有的服务活动;所谓全员参与的德育,就是要求所有单位、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育人工作;所谓全过程的德育,就是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到毕业、进入社会,都坚持对其进行系统道德教育;所谓德育方法的综合全面性,就是通过各种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将德育融贯于制度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以及社交礼仪等活动中,与这些领域所采用的特殊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育人效果。南华大学将“大德育”观积极付诸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实践“大德育”观给大学生的最大感受就是,德育课堂在时间上、空间上无所不在,是流动的课堂:在校内,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在校外,拥有400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是南华大学德育工作的最大载体,志愿者们活跃的社区、企业、福利院是德育课堂;学校每年分批组织师生参观学习的定点德育基地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衡东罗荣桓同志故居也是德育课堂;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就把德育课堂搬到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讲座;学生爱上网,学校就设立网上思想道德课堂;学校每年起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师生们下农村,征西北,访老区,更是把德育课堂开办到全国各地。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不同形式的课堂上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为了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南华大学与衡阳市石鼓区团委联合开展了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学校选派出100余名思想上进、有热情、能吃苦耐劳的大学生分别深入42个社区,受聘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或社区联合团委书记。这100余名挂职锻炼的学生带领广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的现实,南华大学灵活应变,专门建立了一个心理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安排辅导员深入寝室,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完善其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学校的支持下,一些优秀贫困大学生还组织了一个“自强协会”,以“奉献、自立、自强、创新”为宗旨,全心全意为全体贫困学生服务,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定期请来专家讲座,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缓解心理压力,鼓励贫困大学生走自强之路。

2001级的李夏同学是一名孤儿。刚进校不久,辅导员廖老师就发现,性格内向的她表现出强烈的厌学、厌世情绪,甚至经常幻想如何报复别人和自杀。廖老师和学校领导带着慰问金对她家进行了暗访,充分掌握情况后,决定采取攻心策略,帮李夏申请助学贷款,安排勤工俭学岗位,资助她的生活费,生病了带她看医生,还曾连续一个多星期约她一起散步聊天……一个学期下来,李夏心里的郁结终于解开了,当年还获得了学校“优秀贫困大学生”的称号。她感激地说:“我心里一直有座无法跨越的桥,是学校老师帮我从桥的那头跨到了这头……”

学校还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道德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核科学技术学院有个全国首家“‘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通过参加研究会组织的教育活动,学生们被国防工作者“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立志要到偏远的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献身国防事业。研究会成立当年核科学技术学院就有60%的毕业生去了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一名叫龚宇东的学生,主动要求到位于甘肃戈壁滩荒漠的国防部门工作,他说:“在那里更能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沐浴着“大德育”观的新风,南华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学校的学风、校风出现喜人的局面。校园里花更红、草更绿,景色更优美。南华人也更文明了,这是因为修养更高了、心气更顺了、环境更美了。

在10月14日晚该校举行的校庆交响音乐会上,无吃零食、讲小话现象,无喝倒彩、乱鼓掌、乱走动现象,广大师生所表现出的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文明素质得到了乐团指挥、国家一级指挥、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肖鸣的高度赞扬:“我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演出,在交响音乐会上,能表现出如此高的艺术修养,保持这么好的现场纪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10月16日晚,学校在南华广场举行“庆申博成功暨建校45周年”广场联欢晚会和焰火晚会。在18000多名观众的晚会现场,只有热烈的掌声和真心的喝彩,没有闲人游动,没有大声喧哗;入场和退场井然有序,观众坐得整整齐齐,横成行竖成列;没有攀爬树枝、乱踩草坪的现象。晚会结束后,现场找不到一丁点的纸屑、果壳等各种垃圾,所有花草树木更是毫发未损,充分展示了南华师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文明修养。

跨越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学校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校本科学生达到1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7000余人。现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和实验用房面积16万平方米。校本部现有固定资产原值2302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30多万元,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1000余台件。图书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藏书16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660多种。学校现有8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4所,共有病床6000余张;另有教学医院56所;学校有实习工厂2个,校外理工实习基地69个。3年来,学校兴建了1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房,学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专业学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经过45年尤其是近3年的努力,学校本科专业增加到39个,涵盖了工、医、管理、经济、理、文、法、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了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和5个国家管理专业、7个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溶浸采矿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际氡计量组织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我国唯一授权的代表国家氡计量最高标准的氡计量检定实验室——氡实验室。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141人,其中,教授200余人,副教授40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400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0余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10余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18人、副高以上职称的40余人。另外,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中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学校还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聘请了40余位有名望的专家,包括3位院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今、明两年学校有16名教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出国留学,另有5名教师被学校选送到日本留学。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保证。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了“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保证。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贯彻《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100%。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在研项目310项,自选及其他项目380项,在研科研经费8000多万元。近几年获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16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统编教材80多部。学校积极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活动,形成了“室内通风除尘”、“核技术与核仪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工程”、“医疗技术”等产业板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喜人。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校上下形成了“爱南华,兴南华”的良好发展氛围。近几年,学校相继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非典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1年,学校成为“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2003年1月,学校被评为“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