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云南较早在全国叫响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口号,经过多年努力,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形成特色。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探索精神,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云南省,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1996年12月,云南省委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口号,并认识到,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就必须大力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深化体制改革,政府的引导、把关作用十分必要。从1999年1月起,云南省委、省政府连年举办了有关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研讨会,并明确提出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内容之一,注意统一规划,分类指导。
2000年12月,云南省出台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被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随之而来,从滇池之滨到孔雀之乡,从丽江古城到香格里拉,从聂耳故乡到苍山脚下、云岭大地,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一期就投资3.58亿元;“十五”期间计划投资1500万元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试点建设在全省展开;出台了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电影《诺玛的十七岁》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东巴文化”、“马帮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热了国内又热海外;一批又一批文艺团体、表演节目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不久前,云南省委、省政府又作出决定,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今年起,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为此,近期要重点做大做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艺、体育服务、乡村文化等五大产业。丽江市、大理州、腾冲县以及省内3个文艺团体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在进行中。
过去,云南也由政府出巨资创作出了一大批文化产品,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政府设立的各种奖项也拿了不少,但一直为“叫好不叫座”、“得了大奖、丢了市场”所困惑,没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因而也没有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使云南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通过面向市场打造文化精品的方法,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令人欣慰的是,这方面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喜人的回报。
丽江市歌舞团原来全靠国家拨款养活,勉强维持,从2001年12月起,转变观念,与深圳市能量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的“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精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投入商业演出以来,仅半年多时间就收入300多万元,上缴税金8万元,支付场租费40万元,不仅没要政府一分钱,反而减少了政府负担100万元。
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担纲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从策划、创作、演出,完全是公司化、商业化运作,一开始就考虑要面向国内外市场,从今年8月8日在昆明开始公演,一炮打响,遂引起轰动,海内外人士纷纷给予高度赞誉,到10月30日,共演出75场,观众达3.5万人次,创下了260万元的演出收入。
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到被誉为“绿色宝石”的西双版纳,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到新获世界自然遗产殊荣的“三江并流”奇观,无论是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是多彩的民族文化,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一致公认,云南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资源。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的旅游者潮水般地涌向云南。2002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240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289.9亿元,占全省GDP的12.8%。无疑,独具魅力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业的崛起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被列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丽江市,在丽江文化名人宣科的带领下,一群年近古稀的纳西族老者,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海内外旅游者演奏纳西古乐,把纳西古乐当作商品推向了市场,备受海内外旅游者的青睐,至今他们已经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2002年实现演出收入537万多元,上缴税金31万元,为社会福利及教育事业捐赠近38万元。
目前,云南已经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直接扩展到了广大乡村基层,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导的、与民俗旅游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产业正在农村广泛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