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入竞争对手 打破CPU垄断

2003-11-19 来源:光明日报 齐云 我有话说

英特尔在中国CPU(即中央处理器)市场上一家独大,占有近85%的市场份额,其垄断程度甚至超过了电信、石化等国家赋予特许经营权的行业。知名青年学者方兴东在一份刚刚完成的研究报告中呼吁,创造性地引入竞争对手,尽快消除行业垄断对中国CPU产品发展及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危害。

这份《中国CPU市场研究报告》是由方兴东领衔的互联网实验室完成的。谈到关注CPU行业垄断状况的原因,方兴东认为与这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复兴有关。他说,CPU市场的垄断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今天的CPU产业已不再受英特尔提出的摩尔定律的支配,它的发展取决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也取决于人们对产业标准、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所承担的角色的反思。

方兴东分析,英特尔为了形成垄断,采取了利用知识产权垄断制造市场进入壁垒、滥用市场支配力控制整机厂商、偷换概念误导舆论、打压竞争对手阻碍技术进步等措施。由于缺乏《反垄断法》的制约,英特尔的这些措施制约了中国IT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用户的信息化成本。

普通人在使用装有英特尔CPU的电脑时,难以直接觉察到CPU垄断的危害。这种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方兴东在报告中算了一笔账。他将英特尔的CPU与性能相当的另外一家公司AMD的产品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同等性能的情况下,英特尔的CPU比AMD的平均贵591.4元。如果按2002年英特尔在中国售出785万片CPU计算,英特尔一年从中国获取的超额利润高达46亿元。

在报告中,方兴东呼吁有关部门及早采取强有力的反垄断措施,消除CPU市场的垄断局面。他建议,鉴于目前中国CPU产业的竞争力还很薄弱,为了尽快地消除垄断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在有效的国家法律政策和舆论环境的建立之前,引入适当的对手也是必要的。

方兴东分析说,AMD就是一个适于引入的竞争对手。AMD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低价、适用的路线与英特尔形成竞争,虽然几次遭遇危险,但还是活下来了,并不断地推动了CPU的技术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