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机器三轮客车、残疾人专用车(简称“三小车”)因低能高耗、污染严重、车容破旧、事故多发、不规范行驶,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症”。2000年以来,南京市先后完成了对无牌无证、外牌“三小车”的治理。今年7月,在南京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正式启动对本市号牌“三小车”的治理,截至9月中旬,收缴治理工作圆满画上了句号。
为确保南京市号牌“三小车”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提前运作,制定了《治理本市号牌“三小车”总体工作方案》以及车主疏导安置、车辆收购等8个子方案。同时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三小车”车主,尤其是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确定了一系列优惠保障政策。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掌握“三小车”的数量和车主情况,交管局车管所提前将所有本市号牌“三小车”车辆档案,按区统计造册,及时印发到各区。从7月14日起,全市上下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网络,深入街道、社区和车主家中,逐人逐车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和比对登记工作。至8月24日公告截止日,全市登记成功率达到98.4%。
8月15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了《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修正案》。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治理“三小车”不仅有法可依,更方便了执法中的实际操作和成果巩固。
根据新规定,9月1日以后,“三小车”在南京一旦上路,将被视为违法,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查扣,并予以登出车辆牌照的处罚。《规定》明确指出对使用南京市牌照的三轮摩托车和安装动力装置的人力三轮车,政府予以折价收购;对安装载客装置的残疾人专用车可以予以置换,采取政府出资,置换新型仅供残疾人本人代步的工具。
在依法治理的同时,南京市还开展了“万人回访入室到户”的活动。南京市各区的劳动、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同志纷纷走入车主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掌握他们对就业安置的要求。白下区生活有困难的车主有384户,其中特困残疾人车主281户,在特困残疾人车主中,夫妻双残的有26户。33岁的残疾人周礼强,小孩上学学费没法落实;残疾人车主邓宝红,生活标准远低于最低生活标准。通过回访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各街道及时开展送米、送油、送钱、送岗位活动,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残疾人车主郑勇谊一家的儿子今年考上大学,但家里一时凑不齐学费,街道和驻区内的江苏省肿瘤医院协商,后者表示愿意捐资助学。在街道的努力下,该社区内有7家单位聘用了7名残疾人车主上岗。
交了“三小车”,生活怎么办?南京市的答案是“人人有生活,家家有出路”。
南京各级劳动部门实行联动,按照1∶1.5的比例为“三小车”车主腾岗,截至8月31日,全市共为“三小车”车主腾岗1.4万余个,涉及各类用工单位800多家。
南京市司法局牵头,在各区成立处理纠纷协调小组,通过法律渠道,及时调解处理车主纠纷,有效化解了车主间矛盾,确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小车”走了,“降价出租”来了。南京市政公用部门正在对降低出租车运价、调整停靠站点等问题进行论证。不用多久,南京人很有可能只需掏乘“三小车”的钱就能“打的”了。为解决“三小车”取缔后,部分支路、街巷和城郊结合部市民出行问题,市政公交部门还及时提出了8条总长15.8公里的支路公交线路调整方案,近期全部落实到位。
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三小车”治理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解决难点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