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机遇·挑战·耕耘·收获

坚持“三个代表” 振兴基础科学
2003-11-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96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这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全系教职工群策群力,掀起建设基地的热潮。

基地建立后,机房扩建至160多平方米,全天开放,学生自由上机,学习条件今非昔比。1997年基地基金到位以来,中外文图书资料的购置大幅递增。资料室配置了自己开发的《图书资料服务管理系统》,师生可通过该系统在网上检索、查阅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及两万多个站点的网上信息资源。目前,我们的图书经费和藏书量在国内师范院校的专业资料室中居领先地位。

基地的网页建设引人注目。一是欧洲电子数学文献镜像站和WIMS(网上对谈式数学服务)。前者为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所查找国外数学文献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途径;而后者则为数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网上课堂或素材库。二是反映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的数学教育网,从中可以看到国外数学教育家的最新论著及其部分中译,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极大便利。

由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基地学生在校期间,特别是通过教学实习这个舞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探讨,撰写了不少优秀的实习报告和论文。不少学生在实习中充分利用外语和计算机特长,为中学开展“双语”教学进行试验,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编制了不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深受实习中学的好评。

华东师大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是1997年全面开展建设的。我们的口号是:追踪国际前沿,注重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学人才。

基地采取一系列培养教师的措施:选留优秀毕业研究生留校工作,为其配备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科研指导教师;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选派和支持教师国内外进修;鼓励青年教师上教学与科研第一线;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和教书育人精神。目前全基地33位教师中,有8位正教授,13位副教师,12位讲师,已初步形成一支思想过硬、学历较高、业务扎实和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五年来,基地在改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与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地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把五年建设的成果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把基地建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第四批基地点,华东师大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地理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的综合优势,以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城市环境过程开放实验室为科研基地,以地理学系为核心,整合资源环境学院西欧北美所、环科系等科研、教学机构,进行一体化建设,较好完成了基地建设的伊始目标,并在中期考评中被评为优秀。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和科研意识,我们先后建成并挂牌了天目山、富春江等普通地质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实习点,以及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遥感与GIS等专业实习点,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野外教学实习场所;率先开辟了河西走廊、云南、东北三条跨地带野外实习路线,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进行“软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为基地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对实验室进行改造,添置先进的实验仪器;新建学生机房,为计算机教学和上机实践提供保障;配备多媒体教室,为大、中型学术报告会提供较好场所。为了让基地师生能够接触到国内外地理学界的最新动向,我们每年斥巨资定购了大量外文原版期刊。这些措施极大改善了基地的教学、科研条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