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冷冷热热话专业

2003-11-2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教育和科研开发中来,受到学生的欢迎。本报通讯员朱三平摄


缘起

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成为许多高考新生和家长的择校取向。一些就业渠道畅通的专业,不少学生趋之若鹜,高校也将这些专业的扩张作为吸引生源的法宝。于是,人们称这些专业为“热门”,反之则是“冷门”。据统计,信息类等专业近年增长迅速,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其增长率大大高于本科专业50.2%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招生规模过大的“巨无霸”专业。与此同时,前几年热极一时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今年报名却出现一路下滑。这种冷热变化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部最近明确提出,今后高校就业率将与招生计划挂钩,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专业将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

究竟什么是热门、冷门专业,怎么看待不同专业的冷热和同一专业在不同时期的冷热,高考生在选择志愿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日前,本报约请吉林大学副校长赵继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杨肇夏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宾教授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何谓专业的“冷”与“热”

主持人:各位校长都是学校主管教学或招生的负责人,现在每年的高校分配就业和招生录取工作都引起社会、大学生家庭的极大关注,许多考生家长在报考高校专业时四处打听哪所高校的哪个专业是热门,报名时趋之若鹜;哪些专业不好,则避而远之。为什么会这样呢?

杨宾(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在如今高校招生中,有不少话题是谈论专业“冷”与“热”的。就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考生报考专业志愿的“冷热”情况来说,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光电、信息管理、网络等信息类专业非常热,报考这些专业考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高出当地本科重点分数线100分以上。所谓热门专业就是这些社会急需且需求量较大、待遇较高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确实要比冷门专业好,比如,信息行业。但同时,热门专业由于热,招生规模相应扩大,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在就业时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杨肇夏(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更多的是从社会对专业的认可程度以及人才市场上就业形势来划定的。要注意的是,有些热门专业会因为人才过剩而转变为冷门专业。曾几何时,会计学专业很热门,而现在会计学人才供大于求,不再属于热门之列。

赵继(吉林大学副校长):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都是相对而言的。长期的冷门专业,如销不出去的产品一样,但现在高校都有开设专业自主权,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招生困难,就业难度大,学生不愿意学的专业会限制其发展。应当说,学校所办的专业,都是考虑到市场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两个规律,决不会市场不需求而学校强行开设专业。专业冷热是相对的还有另一种意义。有些所谓冷专业,家长认为市场上不需要,但他们不清楚物以稀为贵。比如,在法国,地质类的专业工程师待遇很高,薪水丰厚,但在我们国家是冷门专业,这种冷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少,企业给予的待遇好,社会需求反而增多,反之亦然。目前学生或家长看中比较火爆的行业,如信息、制药、国际商贸等,这些行业薪水较高,发展机会比较多,但行业需要的人数超过一定的度之后,就变成冷门专业,这就要求在一个点上达到平衡,这个点,就是冷热专业的衡量点。

选专业要有长远眼光

主持人:大学生就业情况成为后来高考生选择专业的晴雨表,无可厚非。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关专业的选择,是否更需要理性的对待?

赵继:在一般情况下,生源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滞后于人才供求市场,而人才供求市场是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别是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比如说,和装备制造有关的专业,在北方学校一度成为冷门专业,但是随着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这些专业的人才马上会供不应求。这种人才市场供求关系所反映的信息更为准确,但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到专业的入口即报考专业的冷热上来,所以专业报考会出现波动现象。但从总体来说,专业是趋于平稳的,没有绝对的热门专业,也没有绝对的冷门专业。从中国的现实看,专业的冷热在近20年一直是在变化的,体现了辩证的、变化的关系,但只有那些具有行业准入制度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生命科学等一直备受青睐。

杨宾:我认为,专业的冷热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考生在选报高考志愿时,目光也要放长远些,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所要报考学校的实力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综合考虑。另一方面,学生只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那么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能成为社会欢迎的“热门”人才。

杨肇夏:近年来,除了一些特殊的专业需要审批外,教育部给高校下放了设置专业的自主权,这就要求高校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长远些,准确把握专业发展的趋势。我认为,高校专业建设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学校的专业建设要注重品牌意识,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二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三是有一定办学历史的高校要注重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

赵继: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方向是学者型人才、领导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等,应按照自身情况,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定位。

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

主持人:看似简单的专业问题,实际上它触动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

赵继: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首先,从世界潮流看,高等教育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即宽口径教育基础上和专业相结合的教育,或者是建立在通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四年的大学专业教育不是一锤子定终身,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所以,现在各个学校,特别是名校、重点大学专业口径都在拓宽,如我国的专业目录数大幅下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主要还是打基础,专业不宜分得太细,口径宽对学生培养更有利。

杨肇夏:教育部颁发的引导性专业目录意在拓宽专业领域,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构建大平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大类专业,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进行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传统专业的改造可以按照这一思路进行。

杨宾:本科教育,尤其是面向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本科教育,不能不考虑市场规律,这方面反应比较敏感的是高等职业学校。但普通高校不能简单地围着市场转,那样容易造成短期行为,这一点对重点大学尤其重要。

赵继:一般的规律是,越是名校,专业口径越宽;越是以应用型为主的学校,专业针对性越强。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学校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合理设计口径宽窄。

淡化专业应该是一个趋势。重点大学和名校专业不应该过于细化,因为还有更高层次的教育。考生家长在选择两个层次的学校和专业时,应优先考虑学校;在同层次的学校选择专业时可考虑热、冷。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转换的机会。高等学校办学要尊重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重点大学不能简单围着市场转,也不能一味强调学科、专业建设,不考虑市场变化。

强调专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将存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对专业观念的淡化是不可避免的,大学就是打基础。当然这有待于人才培养的途径和企业培训制度的改进等。应当看到,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转变几次职业,特别是在一定的领域当中转变职业是正常的,从这一点来说,不应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专业对口的现象一定会打破。

新闻链接

中央电视台(11月19日):教育部对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实行限控政策。

北京晚报(11月24日):MBA报考遭遇“熊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报考数字由2002年4482人下降到2004年2314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0年计划招240人报考2408人,2004年计划招320名,报考1454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