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型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在王之卓院士先进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等完整的学科体系;摄影测量与遥感不仅成为教育部首批重点学科,同时成为“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的学科;形成了以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学术骨干,年轻博士教师为生力军的完整的学术梯队并活跃在国际和国内学术舞台,推动着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事业的发展。
王之卓院士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和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微分关系公式。50年代,推导出了精度较高的“起伏地区航空摄影相片相对定向元素解算公式”,被称之为“王之卓公式”。6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解析法加密的理论与实施方案,并推导出利用计算机解算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提出了区域网平差方案。70年代,他指导制定了“航带法”与“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方案。70年代末,王之卓院士根据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科学地预见到数字化技术是摄影测量由模拟与解析向自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全数字自动化的测图”的构想。
在王之卓院士的倡导与指导下,欧亚科学院院士张祖勋教授组成了“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攻关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在国家“六五”到“九五”的连续支持下,取得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例如:航空影像的一维核线排列;航天影像的近似核线理论;将待定点置于匹配窗口边缘的“跨接法”理论;基于跨接法的“整体影像匹配”理论等,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识别同名点的可靠性,为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90年代开发与应用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国际竞争,它使摄影测量由传统的“测绘产业”进入新兴的“信息产业”,成为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手段之一。VituoZo推动了我国摄影测量生产的全数字化改造,使我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现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构成了3S集成技术体系。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1982年,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之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他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汉莎航空测量奖”。90年代,从事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致力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研制了能解算飞机航行状态参数的DDKIN GPS动态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和能对摄影测量和非摄影测量观测值进行联合平差的W uCAPS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软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其中质量控制和可靠性分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产化GIS基础软件Geostar2001年获得信息产业部重大科技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点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与世界20多个国家机构以及国外许多著名学者、专家建立了紧密联系,聘请国外名誉教授11人,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培养外国留学生40余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在国家和多方大力支持下,学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立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MODIS遥感卫星接收站、全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DPS)、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遥感(RS)数据综合处理实验室、影像处理实验室、硕士生博士生专用实验室,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教学设备和设施。设立有国家遥感中心武汉培训部、亚太经合理事会遥感培训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培训中心、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
“十五”期间将加强定位定向系统(POS)、成像光谱仪、多线阵CC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CCD数码影像、数字近景、激光扫描、城市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遥感对地观测体系,形成航天、航空和地面等多层面、立体、多角度对地观测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