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东海之滨的宁波大学,在短短的17年中,走过了国内一般高校需要几十年才完成的历程。
在这超越常规的背后,凝聚着海外“宁波帮”人士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984年8月1日夜。北戴河。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先生失眠了。白天。邓小平在听取国务委员谷牧关于沿海开放城市情况的汇报时说:“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亲耳聆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竟如此看重“宁波帮”,这位喝着甬江水长大的世界“船王”十分感慨。一个月后,“船王”踏上了家乡的故土,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1984年,宁波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宁波自此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宁波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但比较起来,最要紧的还是缺人才!自1906年始,宁波人梦寐以求办所大学。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宁波仍没有一所上规模的大学。“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然而,以当时宁波不到10亿元的财政收入,百废待兴,要拿出几千万元来办一所上规模的大学根本不可能。
1984年1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包玉刚对邓小平说:“宁波比香港大10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口,没有一所大学。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
“我赞成。”邓小平高兴地说。他还答应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不久,他又交待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要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办好。原国家教委迅速协调,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原杭州大学5所高校对口援建相关学系。
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举行奠基典礼。就在刚刚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之后不久,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先生溘然长逝。海外对宁波大学的捐资工作陷入困境。
包玉刚先生去世后,为了帮助宁波大学稳定教师队伍,他的4个女儿给学校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教金”。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奖教金”,宁波大学全体教师为了把倾注着老一辈革命家和包玉刚先生殷切期望的宁波大学办好,一致表示暂时放弃提高自己的福利,先从这500万元“奖教金”中挤出380万元建造包氏5号教学楼。
宁波市政府为了宁波大学的发展,决定今后按捐资者所捐款额1比1的比例由市财政拨款支持学校建设。那几年,在沉寂中,宁大人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每年都要想方设法省出一二百万元来建造学生宿舍楼……
这一切,香港的一位老人一直默默关注着。
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安中老先生对同乡、同窗、同龄的包玉刚“素所敬仰”,他毅然站出来打破僵局:“宁大的事耽搁不得!”在宁大人最困难的时刻,他决定捐资助建以他母亲林杏琴名讳命名的宁波大学会堂、体育场司令台、杏琴园公园,扩建了幼儿园和小学,设立了杏琴园教育基金,实施了荣华学者奖励计划。由此,“宁波帮”共同捐资宁大的新的一页终于揭开:香港“毛纺大王”、港龙航空有限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曹光彪来了,香港安泰集团主席黄庆苗来了,泰昌祥轮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华来了,香港中华医学会会长汤于翰来了,香港九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玉刚先生的胞兄包玉书来了,著名实业家、香港中华总商会当然永远荣誉会长王宽诚先生的长媳孙弘斐来了……包玉书捐资建了包氏4号教学楼、龙赛理科楼和包玉书科学楼,捐资总额达3150万元人民币;台湾大学著名教授毛子水先生的夫人张菊英女士遵循丈夫遗志,将变卖家产所得的12万美元设立毛子水先生清寒优秀学生奖学金基金;香港声宝—乐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达三先生将子女给他和夫人金婚之喜的礼金325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学校,助建宁大外语楼;美国乌蔚庭博士把在美国居住了30年的私宅出售的款项100万元人民币捐给宁波大学医学院;香港九纶纺织有限公司主席李景芬小姐不但捐款,还立下遗嘱,将其个人遗产的四分之一捐赠宁大……
10多年来,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2.5亿元人民币用于学校的各项建设。
徜徉在初具规模的花园般的宁波大学校园里,凝视一幢幢用海外“宁波帮”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学生楼、实验楼……每一幢大楼背后,都能让人触摸到一颗“宁波帮”的赤子之心,都能告诉你一个动人的故事。正是海外“宁波帮”那一颗颗跳动着的赤子心,合奏出了一支动人的进行曲,使宁大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1986年9月,宁波大学如期开学。1995年,迎来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宁大人以其过硬的“软件”赢得了评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在全国首批顺利通过合格评估。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宁大一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1998年,宁大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宁大人率先创办浙江省第一所国有民营本科二级学院。2000年,宁大成为浙江省3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并跨入万人大学行列。
2001年,宁大人整体推出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宁大一次新增硕士学位点18个,短短3年,使硕士学位点总数达到27个。
近年来,宁大还为地方经济创造了数亿元的财富。
这一切,怎不令海外“宁波帮”为之欣慰,为之骄傲。台湾实业家朱绣山父子,在他们捐助的宁波大学锦锈学生活动中心落成典礼上一再赞扬说:“项目做得这样好,宁波大学办事效率这么高,宁大人这么争气,实在令我们欣慰,令我们感动。”
“宁波帮”对宁波大学的支持和帮助已从包玉刚先生扩展到整个包氏家族,从一个家族扩展到整个海外“宁波帮”群体,从第一代又延续到第二代、第三代,它必将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成为宁波大学在新世纪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