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纪风雨铺就世纪彩虹

2003-12-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史文利 秦晓怀 申晓东 我有话说

百年风雨,百年坎坷,百年耕耘,百年期冀。阅尽一个世纪人间沧桑、历经百年文明传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其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路弦歌,写就了“百年理工笃志树人”的精彩华章。

“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是这所学校在百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他们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强化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实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构建底蕴厚重、品位高尚的校园文化,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得到发展和张扬,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广阔的发展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铸魂工程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思想观念较新、富有青春朝气的群体,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太原理工大学坚持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润物细无声,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育人之本。

作为山西省青年理论教育试点单位,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同时抽调“两课”教师、理论骨干等150余人组成青年学生理论学习讲师团,校党委书记朱先奇教授、校长谢克昌教授亲自登台为大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在这所两万人的世纪学府里,建立了由15个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300多个理论学习小组和5000余名大学生参加的理论学习组织网络。为了进一步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学校在学生中开设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通过建阵地、抓培训、搞活动、重实践、树典型等具体措施,使大学生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成才实践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此外,学校广泛开展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的三进活动,加强思想阵地建设,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先后建立了理论培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等十大中心,同时,利用业余党校、团校对学生开展集中教育,发挥德育基地的正向激励作用。太原理工大学共有5处省级德育基地,数量规模居全省之冠,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引导青年学生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培养学生科学的道德理性、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为了丰富德育的内涵,各学院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文学院的“党员鞭策日”活动、矿业学院的校园广角沙龙、建工学院的汾河绿色基地创建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基础夯实、稳步推进、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长期开展,“铸魂工程”显示出可喜的育人效应,学校涌现出700名学生星夜解血荒、踊跃义务献血,李刚桥舍身救人,孟丽君勇斗歹徒和廉巍巍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正义之气在校园中广为传播。《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红旗团委、山西省文明单位等等这些一串串光荣、骄傲的称号背后,印证了他们走过的艰难跋涉而又成就显著的育人之路。

科技素质提高创新工程

春花秋实101载,建校至今,太原理工大学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科技人才,他们以在母校获得的学识、能力和素养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平台,是太原理工大学一直所重视的。《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计划书》的出台,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各种实习基地、创新基地的设立为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成立有大学生科协,学校和学院分管领导及各学科带头人担任科协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同时聘请了煤化工专家、校长谢克昌教授,新材料专家徐重教授,测控专家马福昌教授,机械专家熊诗波教授,采矿专家靳钟铭教授,材料专家王宝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为学生科协的顾问,他们为科协会员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和课题辅导,传播各学科最新前沿知识,提高广大会员的科技素质。各学院也分别成立了科协组织。随着大学生科技意识的加强和科技兴趣的激发,天文兴趣小组、电子爱好者协会、电脑俱乐部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开展科技活动为主的学生科技社团应运而生。目前登记在册的大学生科协会员多达2000余人。大学生科协还积极联系学院、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在学校各部门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科研实践渠道,协助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从这里迈出了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参加到科技创新的活动中来,在创新的世界里磨砺成长,在创新的思想中实现自我的扬弃。

世纪之初,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在鲜花和掌声中走过的:在国家、省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三夺山西省“兴晋杯”、四进“挑战杯”全国高校前30强的骄人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三年成绩居山西省高校之冠,先后有4支代表队获全国一等奖,7支代表队获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脑技能大赛上,分别获得全国二等、三等奖各一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两项铜奖。尤为可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张志香等7位同学研制的“468Q电控四气门汽油机”获科技发明制作类特等奖,另有一项成果获二等奖、三项成果获三等奖。

多年来,学校依托大学生科协这一主要阵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和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些大学生在面向社会进行科技推广和开发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田原宇同学开发的“NS导向提馏专用塔板”这项成果在利津石化等17家企业应用后,产生经济效益3亿多元。另外,学生科协还积极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服务地方中小企业30余家,完成科技改造、项目攻关27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

创业成才教育希望工程

近几年来,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他们把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启了一扇创业之门。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拓宽思路,为大学生创业成才广开门路,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辅导专家团,在社会上聘请了一批著名企业家、各行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为大学生创业辅导专家,为大学生进行创业与成才专题辅导和讲学。同时,在省内外开辟了35个创业基地,神华集团、开滦集团、太原钢铁公司、三维集团、中煤一建等一批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成为学校友好合作单位和青年学子一试身手、挂职见习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的出台,更是点燃了大学生心中的创业激情和智慧之火。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大学生导读中心、大学生信息服务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英语培训中心等多个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全面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实体化运作组织。当创业不再成为梦想时,一些勇敢者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2003年8月,一家集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局域网组建、网页设计制作及网络资源提供等业务为主的多元化、综合型高新技术开发企业——华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这是山西省首家由在校大学生自主成立的创业实体,创办者就是该校信息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庞俊青、蔡伟峰等。公司成立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迅网ERP电子商务系统,先后在天津、太原、杭州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信息平台——中国迅网大学生站。目前,公司已经进入良性运作期。他们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还尝试着帮助其他大学生进行创业。

春秋轮回,岁月嬗变。一百年的栉风沐雨,几代学人孜孜以求所积淀的“求实创新”精神就这样砥砺着后来者开拓进取。

人文素质教育修身工程

世纪沧桑,铸就科学精魂;百年历史,孕育人文底蕴。学校始终坚持高品位、多层次地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让校园成为一本博大精深的教科书、精神文明的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校党委书记朱先奇教授任主任的太原理工大学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成为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引导着学校人文教育的广泛开展。中心开设的舞蹈欣赏、中国美术史、西方音乐史、交响音乐赏析、唐诗宋词鉴赏等一系列课程和举办的讲座,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了大家的审美情趣。

学校以学生为主,成立了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开展了“三大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为菁菁校园增添出绚丽的色彩。学校现有学生社团65个:碧园文学社、读书社、绿色志愿者协会、电子爱好者之家、e通调查协会、武术协会、舞蹈艺术协会、三毛剧社、书画艺术协会、疯狂英语俱乐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连续十多年开展的“社团巡礼月”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大学生艺术团已发展为由合唱团、舞蹈队、军乐团、电声乐队、说唱队、礼仪队等多个团体组成的具有较高演出水平的大型综合型学生艺术团体,由其定期举办的各种专场演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

百年树人,雨润学子。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董文斌、全国百优大学生马宏伟、全国五四“建昊”奖学金获得者田原宇等一批优秀学子。

一所大学的体育体现着这所大学的精神与力量。校长谢克昌指出,“创办一流的大学,必须建设一流的体育”。太原理工大学在群众体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基础上,把高水平竞技运动作为展现学校办学实力的舞台,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竞技体育的荣誉之花。学校建立起了共有百余名学生参加的6支专业队伍,几年来,各运动队迅速成长,在全国性体育大赛中,佳绩频传:享有“西北王”美誉的校男子篮球队连续五届进入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前8强,并两次挺进前四强;校武术队在2002年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摘金夺银,获二金一银三铜六枚奖牌;校女排取得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第三名和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兴华杯”第五名的好成绩……

实践能力与志愿活动塑形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中主动倡导并率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学校把暑期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数以万计的学生饱含青春的激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村落,播撒科学火种,争做文明使者,开展科技扶贫、支教扫盲、法律宣传、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奏响了一曲曲奉献之歌。其中“保护母亲河,环保世纪行”、“百名博士硕士百企行”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校连续13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30余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几千名大学生长期活跃在社区、农村、厂矿、孤儿院、福利院等处,扶贫济困、无私奉献,所到之处无不回荡着壮丽的文明交响乐。在今年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绿色志愿者协会在省城市民中发起了“今天,我来扫马路”活动,在为环卫工人送上一份特殊节日礼物的同时,树立起当代大学生崭新的形象。

“春蕾计划”是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援助全国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理工学子积极响应,在校园中发起了“伸出我们的手,呵护春蕾绽放”的募捐活动,先后使130余名失学女童重返课堂。

建工学院“潞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机械学院“螺丝钉之家”等众多大学生团队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塑形成长的受到全国表彰的先进群体代表,他们是万千理工大学子的缩影。

百年华歌不辍,百年春华秋实。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历经岁月洗礼的太原理工大学将秉承播种文明、开垦未来的使命,博识重教传承薪火,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满载希冀与梦想,向一个新的百年扬帆起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