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业似乎成了高校学生的头等大事,为此学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刚进高校,就开始忙乎离校找饭碗的事儿了。从积极的方面说,这是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必然;但另一方面,这事实上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有鉴于此,一些论者提出种种解决方案,其中之一便是“按市场规律办学办专业论”。比如,青岛大学日前出台相关措施,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科建设评价体系,“那些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将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笔者当然觉得这主意不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亦应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配置人才资源,按照社会需要来安排高校的院系乃至专业。事实上,社会在急遽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里,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前10年前20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譬如今日的IT业人才吃香,以及技工等高职毕业生吃香,都是与我们的产业结构在调整变化,科技发展和进步在日新月异有关,且不同的时间段里,有着不同的供求变化。看不到这一点,仍然死守着过去的院系和专业分工去办学,必然是教条主义的,其结果,必然是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乃至大相径庭的,毕业生当然无法顺利就业。明确这一点,我们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借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就业市场上做文章,“从根源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然而,是否这就意味着“就业不合格,专业要下马”呢?我以为值得推敲,值得商榷。不错,我们应当关注就业市场,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明确,人才这种“产品”与其他物质产品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的一些基础研究,无论是社会科学的,还是自然科学的,一些“小专业”,一些“冷门专业”,若按市场论,若按眼前的“效益”计,是完全无法同一些“显学”相比拟的,或者毋宁说,相形见绌,甚至显得寒酸、“寒碜”,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就显得磕磕绊绊,有的甚至举步维艰。那么,这样的专业,我们该当如何?我说,不能仍然套用“市场”这把尺子。或者说,此市场非彼市场。有的因种种原因不该萎缩而正在萎缩的行业,如果再没有高校相关的专业作支撑,作后盾,若干年后——也许用不了若干年,就会有后继乏人、香火断绝之虞呵。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事实上它已引起有关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社会是个大系统,国家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对这个问题,我们既应有市场的眼光、“经济”的眼光,同样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事实上,国际上许多一流大学,有眼光的大学,也绝非只用“市场”一把尺子看待这个问题。对这个事关文化前途的大问题,高校尤其要心中有数,有主心骨,在这方面,也应有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统筹兼顾、关注大局的意识,重“大”而勿忘“小”,重热门而勿忘冷门。如此,则“冷门专业”毕业生幸甚,国家和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