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抬望眼离天三尺三

2003-12-19 来源:光明日报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齐义鹏 我有话说

在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武汉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轨迹作为校庆的一朵浪花特别有意义。

忆往昔,看今朝,微生物(病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两位著名学者——高尚荫和田波。已故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高尚荫教授作为奠基者,1947年就在武汉大学开创了病毒学研究,直到1988年去世,他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病毒学家,并带领他们奋斗了40年。14600个日日夜夜,历尽艰辛,经教育部批准,先后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微生物专业(1953年)、第一个病毒学研究室(1957年)、首批微生物硕士毕业生(1957年)、首批病毒学硕士毕业生(1960年)、第一个病毒学研究所和病毒学系(1976年)、第一批病毒学本科毕业生(1981年)、第一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1985年以后该中心被WIPO列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机构之一)、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病毒学(1981年)、首批病毒学博士点学科(1981年)。此后,高先生的学生沿着他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病毒生物防治专业实验室,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同年成立湖北省氨基酸研究中心。进入新世纪,学校特聘中科院院士田波为武汉大学教授,田院士的加盟为本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2001年成立现代病毒学中心,建立全国高校第一个P3实验室。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知名的年轻病毒学学子归来,聚集在微生物(病毒)学科的旗帜下,同时与美国著名的病毒学家何大一教授、英国著名的青年学者高福博士、以色列著名病毒学家N.Chejanosky教授等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从此,微生物(病毒)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更上一层楼。2001年,武汉大学微生物(病毒)学科以全国高校二级学科总分第一、一级学科排名第十的优势,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病毒的感染与控制”在一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验收优秀的基础上,再次进入二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病毒学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才是根本,条件是保证。武汉大学微生物(病毒)学科半个多世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高尚荫院士培养的第二代学术带头人齐义鹏、沈萍、张楚瑜、李文鑫等教授,几十年来为本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波院士、特聘教授吴建国的应聘与第三代学术骨干郭德银、张文涛、梁毅教授和张翼、唐兵、朱应等副教授的引进,为本学科补充了新的力量,使本学科的教授达到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0人、讲师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5%。新的生命大楼建成使本学科的实验室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从1995年到2002年本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5项,加上“211工程”和重点学科经费以及学校的高额投入,7年来科研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达5668万元。

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设备精良的硬件条件,武汉大学微生物(病毒)学科不负人民重托、领导厚望,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本学科近7年来已毕业并获学位的博士生64人、硕士生282人、博士后12人、本科生700余人。他们遍布世界和国内各主要研究教学单位,其中不乏佼佼者。如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学者付向东教授、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陈应华教授、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胡志红研究员、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吴建国副教授(现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庞代文教授等。

10多年来,本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教学成果奖5项,1991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当年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奖,是武汉大学历史上的最高奖,是我国病毒学领域的最高奖;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高水平的SCI论文112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几项标志性成果是以上成绩的最好注释,昆虫病毒杀虫剂和病毒蟑螂杀灭剂已获国家新农药证书,并实现商品化生产,艾滋病病毒和SARS病毒多肽药物以及疯牛病病毒诊断试剂的研制成功、凋亡相关病毒疗法进行癌症基因治疗的重大突破、抗病毒抗癫痫蝎毒肽药物的开发研制、新型抗血栓tPA的即将问世,将为人民健康带来福音。

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体现在高水平论文和国外同行专家的评价上,本学科有关中南地区艾滋病流行规律的调查、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RNA内含子的折叠、蛋白质的折叠与去折叠、蝎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及侵染机制、嗜盐古细菌及DNA的水平转移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并受到较高评价。本学科教授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活动,有的被国外著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进行学术讲座,有的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被邀作大会报告,被聘为分会主席,或者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等活动,提高了武汉大学微生物(病毒)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科研能力和培养研究生的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