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毛泽东:穿越时代的伟人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
2003-12-23 来源:光明日报 □陈晋 我有话说

渐去渐远的岁月,把许许多多曾被称为领袖人物的荣辱成败积酿成或甜或苦的老酒,供人们品评论说。过去了的岁月似乎常常按历史的法则收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断前进的生活浪潮也在不断冲刷着一些领袖人物留在政治沙滩上或浅或深的足印。于是,领袖人物身后的境遇,也就演绎和印证着一些不可回避的历史的无情法则。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后人的评说,同时还彰显着任何外力都难以动摇的历史公平。因为我们不难看到,依然有一些领袖人物的身影,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在大浪淘沙的潮涌涛声中,昂然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

——中国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的领袖人物。

领袖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愿望的表达者,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守望者,是历史进步的领航者。如果有领袖之位的人一生能够体现领袖的本质,他就不可能被后继的历史之潮湮没;如果他还有别具一格的风采魅力,他的存在和影响就永远是鲜活生动的。

——中国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的领袖人物。

从1976年至今,毛泽东逝世已经27年了。在这期间,足足有一整代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离开了人世;同时,也足足有一整代新人伴随着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沐浴着变化多样的生活氛围成长起来,并且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分子。20多年间,中国人不知驻足过多少精神驿站,跨越了多么难以想像的历史峰峦。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回望毛泽东,走近毛泽东,体味毛泽东,仿佛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至少已像一部读不完也未必能够全读懂的书。但是,如果超越缭乱障眼的生存枝桠,拨开变乱浮躁的氛围,静心贴近我们时代的深处,你仍不难感受到,毛泽东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现实之中的历史伟人。他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标记,一种理想期待的象征,一段历史反思的对象存在着,而且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以自己的伟业和贡献,以自己的思想和品格,浸润着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毛泽东”三个字蕴含着怎样的历史真谛呢?毛泽东是怎样穿越时代之门走向今天的呢?

他曾经在湘江的波涛中舒展长臂拥抱“五四”大潮,成为湖南革命的播火者。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他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是他把泥腿子们引向开阔的大路上迅跑。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是他走出一条新路,站在遥望东方看得见曙光的山头,点燃了星星之火。在远行的红军将士们濒临绝境的时候,是他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急拐了一个大弯,拨正了航道。在陕北高原的黄土窑洞里,是他倾心尽力向艰苦的理论进军,使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群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礼。在牛羊嘶叫的农家小院,是他以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导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史剧。在开天辟地的庄严时刻,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踏着古旧尘封的皇城砖道,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是他和他的战友们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重振山河,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在战火烧到国门口的时候,是他毅然决策,打了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凯歌行进的岁月中,是他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的年头,是他积极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面对东西方的冷战对峙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是他始终警觉地关注着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并在迟暮之年开创了崭新的外交格局,使中国走向世界。还是他,率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一贯维护世界和平,主持国际正义,在全球不同肤色的人们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这就是穿越时代之门,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毛泽东。

对毛泽东生平的简单罗列,似乎已经清楚地告诉人们,毛泽东属于这样一个时代:那是在黑夜沉沉的奋斗岁月里,寻找希望和实现希望的时代;那是在振兴中华的艰难行程中,需要伟人和产生伟人的时代。

完美无瑕的伟人是不存在的。这样的伟人只能在远离时代主题和社会实践的虚拟境界中被塑造出来。真正的伟人总是脚踏实地并沾着时代的泥土杂物来决策领航,总是在伟业受阻于各种迷雾的时候来开拓前行。尽管在后人的视野中,那些泥土杂物或许可以避开,而迷雾也早已散去。但今之视古,犹如后之视今,今天的人们多不希望后人苛求于己,自然也就不能苛求前辈伟人一点不挟带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失误,特别是晚年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让人们扼腕痛心,让历史顿足遗憾。但伟人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的失误在客观上总是在历史的艰难摸索中出现的,在主观上从来不是为了谋一己之私利、达一己之目的,特别是在总体上要远远小于他的功绩。

毛泽东最根本的功绩是什么呢?这要从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主题说起。

人们有一个共识:20世纪的中国巨变,先后造就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在百年巨变的进程中,后者总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正是这前后相承的历史变迁,使中华民族的发展越来越波澜壮阔,使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越来越灿烂夺目,使中国人民的奋斗越来越接近激动人心的目标。这就是:摧毁封建专制的牢笼,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完成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摆脱贫穷愚昧的困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概括地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寻的焦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的主题,表现为两个前后相接不能割裂的内容: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富起来!对领航历史的领袖人物来说,这也是两个前后相接不能割裂的伟大使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上承孙中山,轰轰烈烈、天翻地覆地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使命,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问一些过来人,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哪一句话在他们的记忆中最为深刻?大概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是毛泽东说的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正是这句话,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历代仁人志士在理想的航道上奋斗不息的历史分量;正是这句话,筑造起历史长河中一座永恒的丰碑。因为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此有了前所未有不可或缺的政治前提。而挑剔的历史在大浪淘沙之后选择毛泽东来宣告这句话,仅凭这一点,毛泽东在20世纪和20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占据的位置,便可想而知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还下接邓小平,殚精竭虑地开启了让中国走上文明、富强和民主之路这出辉煌史剧的序幕。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的不少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即使是他在探索中的失足之处,也成为后继者重新探索的必然起点,成为后继者在开辟新路的时候不可或缺的重要镜鉴。

——继往开来的毛泽东,就这样成为了民族复兴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个缩影。

而事实上,事情还远不止此……

毛泽东离去了,但伟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不会随风飘逝。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还在于,他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派和民族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用文字给他们的振聋发聩的思想插上了翅膀,但它飞越千山万水寻找落脚生根的地方,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行程。中国共产党在诞生的时候,手里握的是经过翻译的一个个方块汉字传达的真理。为了让这个真理之花在中国的土地上绚丽绽放,结出果实,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付出何等痛苦的代价,经历何等艰难的寻求,才确认和选择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正是这面旗帜,以其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宝库,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和广大干部,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正是这面旗帜,从昨天飘扬到今天,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赋予了中国人一种特别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创新发展的激情和灵感。正是这面旗帜蕴含的实事求是的灵魂,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扬光大,让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一脉相承而又总是与时俱进。于是,邓小平理论横空出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泽被当今。

——又一个继往开来!毛泽东思想就这样成为了民族复兴史上的精神血脉。

而事情还远不止此……

毛泽东是一个胸怀文韬武略、多才多艺的领袖。他是非凡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理论家,胸怀广阔、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决胜千里、指挥若定的军事家,还是一位独领风骚的浪漫主义诗人,博古通今的学问家,别具一格的书法家。正是这些文武兼备的气质,挑战进取的性格,雄才大略的豪情,审时度势的睿智,不拘一格的洒脱,使他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能够把握住时机,迅速决策,挽狂澜于既倒。也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角色品质,使他在领袖人物中体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在从昨天到今天的艰苦漫长的岁月中,毛泽东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这样的魅力,使毛泽东成为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使他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样的鲜活生动。

作为跨越时空的历史沉淀和人格化的象征,中国人无法淡化毛泽东留下的印迹和影响。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这片古老土地上堆积的沧海桑田和在20世纪舞台上上演的悲欢离合。

20世纪不会在宏大的叙事中嘎然而止,也不会以平静的方式悄然离去。“毛泽东”三个字的内涵,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旗帜,作为人民的信仰和奋斗的象征,作为历史进步的精神灵魂,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落下帷幕的。在我们为今天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倾情努力地奋斗的时候,自然也会在心理空间中留下一种独特的感受:滚滚向前的时代不会凭空而来,它总是沿着来的时候碾出的轮辙奔向远方。

——这就是毛泽东,这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的存在和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