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对它进行了多次改组。他的政党思想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丰富和升华。
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了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这表明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开始形成。同盟会成立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稍后,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特征是“三大主义皆基于民”。列宁赞誉“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无愧为“伟大的民主派的纲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政党思想还体现在采用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组织机构,运用民主选举办法公举各级领导人等。
1912年8月,同盟会与四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以“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厉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保持国际和平”为党纲。孙中山赞成国民党的宗旨和纲领,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发了他的议会政党思想。其一,他在论述议会政党政治的作用时指出,议会政党政治是民主国家政治的通例,具有“养成多数者政治上之智识,而使人民有对于政治上之兴味”、“组织政党内阁,执行其政策”和“监督或左右政府”的作用。其二,他指出,政党必须要有团结一致的“结合力”;必须具有“应时势之需要,以合乎世界之公理”的政纲;必须有“为国家造幸福,为人民谋乐利”的党德。其三,中国实行议会政党政治,应以英美为模范,实行两党政治。一国政党之兴,“只宜二大对峙,不宜小群分立。”从本质上讲,孙中山的上述思想是对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政党理论的引进与发挥,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但它放弃了革命的纲领,放弃了担负领导革命的责任,使国民党完全成为资产阶级议会政争的工具,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孙中山后来也追悔莫及。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继续革命,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党思想。其一,重新作出为实现民权、民生主义而奋斗的决定。规定“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其二,提出了“以党治国”的理论。孙中山把革命程序,修正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统称为“革命时期”。强调在革命时期内,不能搞议会选举,“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为了适应“以党治国”的需要,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本部机构分为一部(行政部)四院(立法院、司法院、监督院、考试院),作为五权宪法的张本;同时又按入党先后,把党员分为三等,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以保证全部革命政权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遗憾的是,如此规定,制造了党内等级差别和权力阶层,制造了党员和群众的矛盾,加深了党内外的隔阂,使党脱离群众,因此势孤力单。其三,强调发扬同盟会时期的革命精神。“凡进本党者,必须以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力,而图革命之成功为条件,立约宣誓,永远遵守。”其四、强调党的集中统一是革命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孙中山指出:“革命党能统一,则革命事业已成功过半矣:不能统一,则即使成功,等于第一次,其结果亦必如今日矣。”孙中山规定加入中华革命党者,“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从文一人”。党员入党“须各具誓约”,加盖指模。孙中山强调革命党组织上的统一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借助旧式会党的组织手段,染上了宗派主义的色彩。其五、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中华革命党总章》中明确规定,本党“以积极武力,扫除一切障碍,而奠定民国基础”。孙中山这一时期的政党思想体现了强烈的革命精神,较之国民党时期是一个进步。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传统会党观念的影响,使其政党思想存在致命弱点,严重制约了党自身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发展,也决定了它无法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1919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重新把民族主义纳入党纲,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再次改组中国国民党,他的政党思想开始发生质的飞跃。其一,形成了新的政治纲领,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二,在组织建设方面,吐故纳新,吸收了共产党人和其他工农革命分子加入国民党;按照民主集权主义组织原则,把党的总理制改为委员制,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纪律。其三,强调党德是争取人心的关键,党员的牺牲精神和服务态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号召党员不要做大官,而要做大事。其四,强调加强党对宣传工作、军事工作及群众运动的领导,扩大了党的宣传网。孙中山政党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基本符合中国革命的要求,按照这一思想改组的中国国民党,重振了革命精神,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