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是在著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长期主持和影响下形成的。1988年,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促进了中国古代史各研究方向的全面发展,2001年经过整合后的中国古代史学科群,再次获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成员3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学科带头人朱雷教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长期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
受唐先生的影响,本学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方向注重对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各侧面进行深入探究,充分重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及文物资料的综合运用,探析历史现象与历史发展的有机联系;注重从上起秦汉、下至两宋长时段的历史考察,探索魏晋隋唐历史演变的趋向或规律。在汉晋至隋唐政治、经济、人口与社会结构、劳动者身份、兵制、民族、宗教、文化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9辑汇集了该研究方向成员学术论文数百篇,在国内外史学界均有较大影响,近十年来,出版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汉唐间职官制度研究》、《唐代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唐代经济与社会》、《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多种专著,承担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十余项,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优秀科研项目奖1项。该方向以富于开拓、研究基础雄厚、科研成果突出而饮誉海内外史学界,一直是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学科点的核心。学术带头人冻国栋教授,为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人才入选者,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是本学科一个历史悠久又富有朝气的研究方向。唐长孺先生领导,朱雷、陈国灿等教授参与完成的十卷本《吐鲁番出土文书》及《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一、二编,被学界视为出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范式,奠定了本方向的基础。近年来出版了《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斯坦英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均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究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吐鲁番文书研究总目》即将完成。陈伟教授为首的战国秦汉楚地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发展势头良好,现承担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1项,一般与专题项目多项,与香港中文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合作研究业已展开,已出版的专著《包山楚简初探》、《郭店竹书别释》,受到学界重视。
明清经济史研究是著名经济史家李剑农、彭雨新先生开创的研究方向。近十多年来,在陈锋、张建民教授研究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变迁为背景、明清为主要时段、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区域、经济史与社会史并重的研究特色。在清代财政、明清农田水利、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开发与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近年出版《清代军费研究》、《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灾害历史学》、《湖北通史·明清卷》、《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前期卷》等专著,获省部级成果奖多项。现承担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15至20世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荆楚史地研究是石泉教授《荆楚历史地理新探》等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研究方向,亦是中国历史地理博士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徐少华教授。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材料,在楚国历史地理、楚国都城、先秦南方诸侯国历史地理、楚考古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近年来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古云梦泽研究》、《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楚东国地理研究》、《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等。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是本学科近几年形成的新的研究方向,亦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核心。在学术带头人冯天瑜教授所著《中国文化史》、《中国元典精神》对中国文化阐释的基础上,致力于分时段、分专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具体问题作深入探讨,并特别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期(先秦)及剧变期(明清)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联系。近年出版《先秦礼乐文化》、《明实录研究》、《中国文化发展轨迹》、《晚清经世实学》等专著,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明中叶至清中叶中国文化内部现代性研究”。
本学科中青年研究人员基本上都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了解历史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学风严谨、重点突出、各有专攻又相互合作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本学科研究人员全面参与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活动,并在研究基础上开设多门本科课程,形成自己的历史学教学特色,业已招收近二十届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高级史学专门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所在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