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再是软肋。尽管缺乏经费仍是科普工作中的老问题,但近年来,科普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这是参加《中国科普报告》编撰工作的专家们的共同看法。记者在与他们交谈中,归纳出近年来科技工作的几个新趋势。
科普工作本来就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工作。但在很长的时间里,科普却更多的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科技工作者和普通公众一直是科普和被科普的关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建立了科普的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十四个部委的加入,使我国的科普工作首次被纳入了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范畴。
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级党政领导对科普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科普,各级政府部门参与科普的程度出现上升趋势。2002年《科普法》的颁布,使全社会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随着《科普法》对社会各界的责任的明确,科普工作进一步上升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科普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
专家认为,近两年,科普工作的一个最显著亮点是,科普社区活动十分活跃,各级社区科普组织发展很快。据初步统计,仅科协系统2002年内的社区科普活动,直接参加人数就达到了8000多万人。由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直接参加人数达到5000多万人。公众既是科普的受益者,又将成为推动科普发展的“主体”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知识结构”是常被我们提及的词汇。而“科学素质”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认识正不断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学界普遍认识到,20世纪的文化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文化,21世纪的文化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文化。因此,在国民素质的构成中,科学素质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近年来,“科学素质”的含义与科学“知识结构”包括的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对“科学素质”与科学的“知识结构”认识更加完善。他们认为,只有全面理解科学“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掌握国民科学要素的基本内涵,只有全面普及科学“知识结构”,才能实现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目的,也才能更好地抵御愚昧、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影响。因此,科学普及是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以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社会事业。
过去的科普偏重传播科学知识,因此,更多的是“见物不见人”,而现在,科普更加注重人性化,更具亲和力。
这首先表现在媒体的科普宣传上,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后,科普宣传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的科普是摆出一副教育人的面孔,因此,与普通公众有距离感。现在,为了突破科普创作“生硬”的瓶颈,大家已认识到,科技传播中必须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融合,宣传作品要注意满足公众在知识、情感、精神等多方面的追求,贯穿“让科学知识赋予人性和情感”的理念。
认识的变化带来了科普宣传的一大变化,这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深受公众欢迎的科普作品。这些作品,一改过去几乎都是科技工作者担纲创作的局面,创作队伍的层面进一步扩大,文学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者日益增多,为科普工作带来了一阵阵新鲜的气息。
在科普工作得到大发展的今天,对科普理论的需求日益迫切,愈来愈多的科普工作者和理论家关心科普的理论建设。
近几年,科普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02年以来,“公众科学素养”的监测和评估受到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年,从国家层面上,相继完成了“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研究、“企业在科普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调查”、“现代迷信流传的特点、趋势及对策研究”等,科技部出版的《中国科普发展报告》,对全国科普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更多的大学开设了科技传播专业,培养科技传播人才,参与科普理论的研究。可以说,科普作为一门科学,其内容、方法、规律等,正受到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