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改变命运的奇迹

2004-01-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2003年11月16日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建站30周年的日子,对于曲周40万人民来说,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因为30年前农大教师的到来,改写了曲周上千年的历史,也改变了曲周人民世世代代一贫如洗的生活。

走进令人难忘的历史

黄淮海平原五省二市,2.8亿亩的耕地盐碱地面积曾占到1/3以上。以河北邯郸地区曲周县最为严重。来到农大曲周实验站的第一天,我被展览室中的两幅照片震惊了!照片摄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一幅是当地农民支起大锅,刮土熬盐;另一幅是白茫茫的大地上,到处是毒瘤似的“盐疙瘩”。1973年,农大老师刚到曲周时,最苦的不是住“三漏”屋,也不是冒着酷暑严寒在盐碱滩上奔波采样,而是喝不惯当地的苦咸水!刚来的老师喝了这种水,一般都要拉上半个月的肚子。当地很多妇女生不出孩子,有的村50%以上人家的孩子是从外地抱养的。后来我到治碱实验区张庄和王庄采访,当年的大队长、村支书在农大老师到来之前都干过刮土熬盐的营生。熬一斤盐能卖6分钱,像他们那样的壮劳力起早贪黑熬一天盐能挣一毛多钱,两斤盐换一斤红薯干。旷野中,白花花的盐渍是四季的主要景观;“种啥都不长”是曲周人民对盐碱滩最深刻的记忆。

而如今,映入记者眼帘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耕地成方,沟渠成网,树木成林。大片大片的麦苗吐着新绿;渠水在阳光下闪着绿波;一排排耐寒耐碱的柳树依然葱茏。30年来,盐碱滩已变成米粮仓,并辐射到整个黄淮海平原,从而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调的历史。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土壤学家萨博尔奇来曲周考察后郑重宣布:“中国盐渍土的改良是世界第一流的!”

实验站里的功德碑和墓碑

农大曲周实验站是一处美丽的所在。园内泡桐成荫,石板铺成的小路把我引向园中的两块碑:一块是曲周人民在建站20周年的1993年自发捐钱为实验站树立的功德碑,另一块是在树林中辛德惠院士的墓碑。

不到曲周,你就无法理解曲周人民对农大老师的感情。县委书记魏吉林说:“在曲周人民的心中,农大老师是恩人。在曲周,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农民家里无论遇到老人还是孩子,只要说是农大的老师,你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曲周人民忘不了:解放后当地掀起过几次整治碱运动,但因缺少科学指导,治了二十几年,平均亩产只提高了一斤。第一批来曲周的石元春、辛德惠等6位老师对症下药,制定了一套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工程的治碱改土方案。没想到井沟系统设计完成后,跟村干部说了好几遍,就是没人动。张庄党支部书记赵文问石元春:“你们到底能呆多久?”石元春老师说:“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赵文说:“有你这句话,今晚开支部会,明天就上工!”第二天,几百号农民走上了工地。直到今天,曲周的老人们还说:“没有石老师当初的保证,我们肯定不敢动!”

在石元春老师创立的“水盐运动”理论的指导下,第一代实验区大获成功。实验区继续扩大,“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前农业部部长何康5次来到曲周,并向世界介绍曲周;前国务院总理李鹏来曲周视察,充分肯定这里的工作;世界农业发展基金会给曲周提供了贷款,使曲周成为我国首个利用外资完成项目的农业县;先后有52个国际代表团到项目区参观考察,英国环境电视台把项目区的变化拍成电影记录片向世界宣传。

功德碑的碑文记述了农大的老师在曲周艰苦卓绝的事迹,并刻上了当时参与这场伟大斗争的64位老师的名字。在这些人中,后来出了两位院士、三任农大校长、一大批教授,只有辛德惠院士永远长眠在附近的小树林中。他是1999年在出差途中心脏病突发去世的。1986年,他就因过度劳累引发大面积心梗,抢救过来以后,他又拼了十几年命。

农大在曲周成了“科学”的代名词

上世纪80年代末,农大曲周实验站已基本解决了长期阻碍当地农业发展的旱、涝、碱问题。于是,实验站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曲周农业的综合发展和实施现代农业。

针对曲周县除了110万亩土地没有其他特色资源的特点,实验站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例如在农民中推广甜玉米、中长绒棉以及绿色农产品等备受市场欢迎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农民用农大研制的饲料添加剂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在转化中的增值。

农大老师认为:在人均不到两亩耕地的自然条件下,光种地是富不到哪儿去的,必须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发展加工业,既增加产值,又可使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非农职业提高收入;同时,也可以使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治碱改土期间,全县修了很多沟渠道路,并在两旁大量种植速生类林木。在农大老师的策划下,县里办起了板材加工厂。如今,“赛博”绿色板材出口韩国、日本,并成功打入首都奥运经济圈;使曲周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甜玉米之乡”,从事甜玉米加工保鲜业的“邯郸金日食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还有以当地中长绒棉为原料的新润纺织集团;生产“绿色食油”的华裕集团……生产管理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企业在种植户下种育苗时,就将数月或数年后的农产品或木材以保护价全部收购的订单送到农民手中。农大研究出每年从5月下旬到11月,月月都可以收获的甜玉米种植技术。企业需要种植户几月下种,几月收获,都通过订单控制,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农业标准化生产。

尽管这些企业规模还很有限,其经济效益却已明显:2002年,曲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比1973年增长了103倍、46倍和117倍。更重要的是,一批农民已成为这些企业中的工人、推销员,甚至技术员或管理人员。他们将成为未来曲周科技商贸城中的居民。

留在土地上的农民也自得其乐。在曲周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小弟八村,支部书记张敬云告诉记者:在农大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实行林棉间作、林粮间作,农田林网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夏季绿阴蔽日的优质苗圃基地里,散养着价格高出肉鸡三倍以上的鸡鸭,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穿行在小弟八村的田间林间,只觉得全村风景如画。按照农大老师的建议,小弟八村下一个五年计划是搞生态旅游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