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管理创新带来蓬勃生机

2004-01-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希平 姜华 我有话说

穿行在兰新铁路,流连于疏勒河和了墩之间,在长达537公里的铁路线上,处处呈现蓬勃生机,时时感受到新思维、新创造的撞击。

在边陲小站,在戈壁上的运转室、在飞驰的列车上,从普通职工到分局机关干部,从小站值班员到科技人员,人们挂在嘴边上的是“改革与创新”,津津乐道的是“挑战与超越”。昂扬奋发的激情、拼搏实干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气势,正缔造着哈密铁路分局崭新的形象。

“开发建设新疆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块块奖牌凝聚14000名干部职工创新的智慧和心血。

把握发展的走向,以前瞻思维
进行“管理变法”,打造“发展强势”

在哈密铁路分局,我们时常见到白发苍苍的专家和风华正茂的学者,给干部职工传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策划室的同志向记者介绍,三年来,先后请来清华、北大、西安交大等中国一流大学的学者、教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有546人次参加学习;与外经贸大学联合开办MBA学习班,对67名机关、站段管理者进行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1/10的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MBA课程学习。从上到下掀起“读一本好书”的热潮,《执行力》、《把信送给加西亚》、《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书籍成为热读书籍。

建立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站段,让前沿知识武装头脑,并与实际工作“融合”,进行“管理变法”。提炼出“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机制创新,科教兴局”的十六字管理方针:开凿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素;推进企业内部法制化进程,实现管理和人的全面提升;创造充满活力的崭新机制,激发活力,实现超越;培育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人才队伍,注重科技创新……崭新的管理正构建起跨越式发展的“能源库”。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里,不管是车间主任、班组长,管理者们谈起管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既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探索者,又是实践者。柳园机务段在学习了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制案例后,引入到机车检修作业之中,以零浪费、零缺陷为目标,对检修作业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进行整合,制定柴油机、制动等9个工种的作业流程图,科学界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按点作业,按点对作业质量测试、检查,创造了连续三个月消灭机破故障的记录。工长李金辉学习了海尔管理模式后,制定了日清、周清、月清内容并严格落实,使班组工作整体处于提升态势,创造了80天无换车的好成绩。

实践中有创造,创造中再实践。“百名干部上讲台”,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谈学习、吸收和提高后的体验,谈在实践中独树一帜的运作技巧,谈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后对存在问题的深刻思考。众多基层站段、车间、班组,将吸收来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过“本土化”改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管理个案”,并在实践中推广。身边人、身边案例给人以诸多启迪,逐步形成职工之间、单位之间互动式的良好学习交流风气,引发了先进管理方法的“核裂变效应”。维吾尔族工长木拉提,把“木桶原理”运用到班组管理之中,每月坚持盯控一个工作薄弱点、帮带一个关键人,目前他管理的包修组已成为分局级的“自控型班组”。

展开创新之翼,在不断求索创新中,
构筑了独具个性生机勃发的管理模式

走进哈密铁路分局,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管理精细严密,实施管理制度化、决策程序化、工作模式化、作业标准化。运用流程再造、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实施亮差点公示、干部考评、职工环流、分配机制改革、建立监督机制等方法,在探索中,形成符合铁路企业行业特点、与现代管理接轨的“制度规范、人本激励、过程监督、运作有序、循环提升”的具有哈密分局特色的管理模式。

局长、党委书记宋德玺说:“一列车从接入到安全正点交出,要由上千个环节、数百人的标准作业做保证,不讲程序流程,不按标准作业,不强化过程管理和过程监督是不可想象的”。在基层单位,记者看到了工作质量情况揭示板,该干什么活,解决什么问题,干到什么程度、谁来验收把关,一目了然。每干完一项,作业者在板上及时销号,验收人员就可按照揭示板上的信息验收。即便在只有三、五个人当班的沿线小站,口呼、应答、手指、记录这些车务作业流程也一点不差。无数的事故隐患,就这样被制度的铁丝网挡在了外边。

一个完成任务受重罚的故事,耐人寻味:哈密工务段一名养路工长,工作认真负责,一次为了赶进度,简化了线路维修作业程序,被罚了近千元。这名工长当时想不通,工作又没出事,就是简化了程序而已。经过一段阵痛,他和同事们都懂了:制度是高压线,任何理由都碰不得。

在铁路大中修施工中,推行了指挥长集权下的“大修换轨模型”,指挥长作为整个换轨施工现场的信息和指挥中心,随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防护、安全卡控、施工程序、车辆行进等各环节链进行统一集权调度指挥。参与施工的各项目组成员只要按图到位,按位对标,就能知道在哪个环节应该干哪些活,使用什么工具、干到什么标准。运用这一施工模型,在今年柳树泉至十三间房的防风提速改造工程中,创造了换一副提速道岔仅需1小时45分钟的历史最好记录,提前完成67.5公里的线上提速施工任务。一位领导看到长达半公里、数百人的铺轨作业现场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由衷地赞叹管理的力量是巨大的。将每项工作的流程用标准化格式固定下来,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作业的有效性。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哈密铁路分局电视台作为宣传舆论监督主要媒体的作用。以往在群众心中充满神秘色彩的分局党委高层次安全分析会、分局安全大交班会、分局领导亲自参与的“头脑风暴会”,发生问题后的深度跟踪报道,现在都通过电视向分局广大员工公开,在哈密铁路分局内部创造全面“鱼缸化”管理、群众参与监督的氛围,即便是退休的职工对企业的管理情况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企业管理,变“人控”为“机控”,强化干部执行力。干部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在网上回复,经发布任务的领导在网上评价后自动进入考核程序。分局长、党委宋德玺说得好:只有干部“如履薄冰”,安全运输生产才能长治久安。

今年4月30日,天湖至红柳河间发生了一起普通的信号故障事故,由于处理过程中违反维修标准、指挥处理不当以及相关部门协调意识差造成了故障延时。分局“小题大做”以《4.30信号故障的背后》为题制作了一部电视专题片,如实记录了故障发生和处理的过程,所有与这次事故有关联的干部职工都面对镜头分析自己在事故中违反了什么规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上至主管副分局长、下至一线职工,把考核细分到人头并在电视字幕广告中滚动播出。专题片在领导干部会议上和分局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一场眼睛向内抓问题、细分责任抓干部的“管理大反思”活动。把事故分析透彻,把事故责任和损失的80%归结到各级干部身上。在哈密铁路分局当干部可不那么轻松。

运用“木桶理论”,在站段、车间、班组三个层级引入了“亮点宣传、差点公示机制”,以百日为一个考核周期,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的工作项点考核评价,将考核排序的“亮点”和“差点”单位及领导姓名在分局电视台、局域网及各种宣传媒体上进行公示。2001年9月底,在分局首次亮差点公示考核中,哈密工务段成为差点。当时正值国庆休假,休班在家的职工和退休职工、家属从分局电视台上得知消息,自发地到段上找段领导,质问他们怎么把单位领导弄成“差点”了?知耻后勇,该段全段上下齐心协力,终于在第三次百日考核中从差点一跃为亮点。

开发每个员工的潜在创新力,实施“金点子工程”,使每个层面都处于一种创新状态。电算所研发的闭环管理软件、物流管理软件等8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铁道部获奖,并以较强的软件研发能力,2003年4月被铁道部中铁信息集团指定为西北地区唯一软件研发中心。

管理创新引发了干部职工的群体意识、
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文情怀和心理结构的大变革

对生产和管理经营的最高境界是对人心的经营,他们牢牢紧扣“人本+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在人性化管理上下功夫,充分调动职工内在积极性、主动性,从强制到自觉,从冷酷到温情,最终使干部依法管、职工按标干成为职业习惯。

把生活上的帮困延伸到了工作上的“帮困”。由强帮弱延伸到相互帮、强强帮、集体帮;由原来的干群包保发展到战友包、父子包、兄弟包、家庭包、同乡包、师徒包等。1292名党员干部和职工结成了“技术上互学、安全上互控、思想上互帮、生活上互助”的包保对子,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缔结了诚挚的友谊,收获了工作业绩提高的成果。

“平等沟通、诚信友爱、互助提高”的桥梁把心和心联结在了一起,把情与情交融在了一起。敦煌车站客运车间46岁的主任万惠玲包保客运员雷晓琼。小雷动情地说:“我以前在学校学的是舞蹈专业,分到敦煌站一开始干客车上水工作,总感到学非所用,心理落差很大,因此工作上不安心。由于我是个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怕吃苦,经常找借口不上班。自从我和万主任结成包保对子以来,万主任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一样从生活上关心我,从工作上手把手的教我标准和规章,她还向我学电脑、学舞蹈,有些不跟妈妈说的话我却和万主任说,现在我干起客运工作,每当听到旅客接受我服务后的一声谢谢和看到投来感激的目光,我就感到了一种成就感。因为我有一个工作中的‘妈妈’时刻在激励着我”。

在哈密机务段,记者看到,路两边的宣传牌上是个人先进工作法创造者大幅照片和实现安全百万公里的火车司机的照片,职工每天上下班都在和先进同行。维吾尔族职工库尔班对记者说:“每天上下班,看到宣传牌上自己的大幅照片,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自豪。也感到能为企业发展出点力是很光荣的事”。为了讴歌普通职工心系企业的情怀,今年10月,他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挖掘职工中的“闪亮点”,为180名普通职工著书扬名。许多工作了大半辈子默默无闻的职工拿着写有自己事迹的书留下了泪水说,没想到自己只是爱岗敬业地尽了工人的本份,企业也没忘了我们。

实行“首席工人制”,命名了首批8名“首席工人”、61名“学习型职工”,并享受技术津帖。其中蕴含着如何在传统国企内部为普通职工搭建实现自我成才平台的大问题。如何为广大职工找到自我价值的多种实现形式,是他们坚持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通过每季度一次动态的、公平竞争的形式,以个人实力夺得“首席工人”、“学习型职工”、“工人技师”等称号,享受比一般干部高的待遇,促进员工自我提升,带动企业成长。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倡导执行力文化的崭新会风。每个百日,分局长、党委书记宋德玺都要亲自带队到每个基层单位召开中层以上干部的管理反思会,听汇报抓不住问题不撒手,谈不出思路不过关,使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