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话题
“电荒”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焦点,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目前电力短缺问题依然严重。1月上旬,先后有16个省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浙江、四川、山西、湖南、江苏、江西和福建等7省。
对于电力短缺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主要有五个: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动力保障的电力需求自然随之攀升;二是由于前几年电供过于求,电源建设相对滞后,几年累计下来的短缺从去年开始集中体现;三是去年以来南方水电普遍来水不足,使水电占较大比重的福建等省从过去的电力过剩变为电力紧张;四是电网建设相对不足,如江苏跨江输电通道未建成,影响电力的南北输送,黑龙江电力用不完却无法输送到辽宁、北京等地。另外,煤电矛盾也对供电有一定影响。
然而,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因素外,一组数字也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统计表明,今年我国GDP增长预计为8.5%,而电力、煤炭和石油增长均为2位数,分别达到了15.4%、15%和10%。
发改委有关专家介绍,只有经济发展处于粗放阶段的发展中国家GDP增长与电力增长之间的比例才会超过1,我国20世纪70至90年代的三个十年周期中,这一比例为1∶0.8和1∶0.85,但随着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2002年这一系数已达到1∶1.37,2003年则高达1∶1.8,也就是说1倍的GDP增长要靠近2倍的电力增长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效益问题堪忧。
从今年12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排序也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耗能产业发展远远超出一般行业。其中冶金行业利润增长一倍多,有色、建材等行业也都超过50%。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发改委副秘书长、经济运行局局长马力强对记者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耗能比工业化国家高出30%至40%,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没走出粗放型发展的阶段,必须遏制高耗能、不合理、低水平的产能扩张。
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目前我国加强统筹协调,防止高耗能产业投资扩张的任务十分艰巨。
据测算,我国钢年产能已经超过2.5亿吨,目前,铁矿石、焦炭和电力供应以及运输等支撑条件已十分紧张,但钢铁行业扩张势头仍然不减。2004年,预计还将新增钢产能4000万吨左右,年末达到近3亿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现有的资源、能源、运输条件均难以保证钢铁行业如此高速发展。
受国际市场氧化铝价格暴涨的刺激,氧化铝的投资热也正在兴起,初步统计,目前在建、拟建氧化铝项目产能达到2000万吨,相当于中铝公司目前3倍产量。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不仅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我国铝土矿可利用年限也将大大缩短。
2003年受电力供应不足的限制,浙江省一些新建成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迟迟不能投产,全省约有20%(高峰时期50%)的水泥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但由于水泥产销两旺,投资回报率高,各方投资水泥的热情仍然很高,将面临电力、煤炭和运输的制约。
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发改委提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方面。既要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又要防止速度过快导致大起大落。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认真解决和切实防止盲目投资,坚决制止产品质量低劣、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使经济增长走上持续协调、注重效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