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丁肇中求实求真的科研观

2004-02-04 来源:光明日报 许小峰 我有话说

曾读过一篇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的文章,题目为“大师一问三不知”,介绍了丁教授被记者采访时对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如实作答的情况。最近有幸参加了一场丁肇中的科学报告会,亲耳聆听了大师的演讲。发现丁教授在回答问题时的确是回答不知道更多一些。问他宇宙大爆炸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他答不知道;问他大爆炸前时空是一种什么状态,他也表示不知道。会后在与丁教授近距离交谈时,我特意提起此事,他坦然表示,我确实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这是很自然的,不能认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就一定知道许多,我只是在实验物理领域知道很窄的一小部分。

丁教授的求实学风确实令人敬重。特别是对比目前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到处参与一些论证、评审、研讨,对一些自己并不在行的领域随意发表“高论”的状况,丁肇中的态度更显出难能可贵。

在这次报告中,丁教授谈到的另一值得回味的观点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与初始目标的非一致性。即:许多优秀的科学试验结果与原来的设定目标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这一点,包括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经历。如在正负电子对撞机试验、哈勃望远镜等重大科学试验中,所获结果都与一开始的目标相差甚远。对于丁先生的这一观点,有人问:你的研究成果与你最初的设想可能会相差多少呢?丁回答:有时会是百分之百。这一答案似乎有些意外,引起了一些议论。我相信教授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研观。许多科研成果和结论应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取的。如果一切成果都能按事先预定的设想得出,科研的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科学的魅力大概也要逊色许多。

这一问题所以会引起关注,与我国目前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标准有关。有些管理部门往往在科研立项时就把是否能完成预期目标当作重要的考核依据,甚至成为能否立项的关键,这显然是有违客观规律的。科学家之所以要研究、要探索,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知世界,大量的问题有待于通过科学实践和理论分析去揭示,是不可能事先得出明确结论的。在选择项目前可以做一些假定,设计一些可能目标,提出初步设想,但这些不会全部成为最终成果。真正科学的结论只能是在整个科研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严密试验、科学分析才能得到。而这些经过验证的结果不管与事先的假定相差多远,都是科学的,应得到肯定。

丁肇中正在组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大型空间科学试验,在他的团队中聚集了多名世界一流学者。但当他介绍项目的进展时,特别提到了两名英国技术人员。在研制探测仪器过程中,为了缠绕十几个精密超导线圈,选聘了这两位人员专门负责此事,其他人不得介入。由于他们的精湛技艺,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关键任务,保证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从教授的介绍中,不难体会到对这两位技师的敬重和感激。也许他们并不懂宇宙科学中的深奥问题,但仍承担起了非一般人可以取代的任务。

丁肇中的科研观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科研管理部门应能从中有所反思,要彻底改变那些不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管理方式。作为科学家,也绝不能为了迎合某些非科学的要求和目的而违背科学的理念、规律和道德。对于人才问题,则同样要有合理的评价方式,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应有合理的分工。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个位置,都应由能适合承担该任务的出色人才来担任,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形成难以替代的整体竞争力。(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