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届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2月8日在德国慕尼黑落下帷幕。德国政府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希望抹去第39届安全会议的阴影并借机进一步弥合乍暖还寒的德美关系。但会议最终又一次形成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去年2月第39届会议召开之时正值伊拉克战争迫在眉睫,新老欧洲分成主战和反战两大阵营。那次会议上德国外长菲舍尔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菲舍尔在发言中甚至突然用英语面带愤怒地说:“拉姆斯菲尔德先生,美国提出的战争理由不能使我感到信服。”从此以后,跨大西洋关系出现严重裂痕。
一年后国际局势发生很大变化,伊拉克战争结束了,萨达姆被俘获,德美关系开始缓和。德国政府试图通过此次会议使跨大西洋关系恢复正常。德国外长菲舍尔在开幕词中提出了一个欧美合作实现中东地区和平与现代化的倡议。他谈到,欧美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东国家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所有参加这个贸易区的阿拉伯国家都要保证实行民主、放弃武力、尊重人权。但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到,这种合作已然存在。他重申了“多米诺理论”,认为只要自由国家在中东站住脚,就可扩大民主和平,伊拉克的解放将带动整个地区的变革,二次大战后的欧洲和日本就是如此。而菲舍尔则不相信萨达姆被推翻之后,中东地区就会自动转向民主。
在谈到伊拉克战争问题时,德美双方也话不投机。菲舍尔坚持认为,用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是个失败,保证西方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阿拉伯国家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和经济联系。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的决定,德国在拒绝战争时就已想到这样的结果,战后伊拉克的现实进一步证明了德国立场的正确。拉姆斯菲尔德却大谈伊拉克战争成就。他说,伊拉克战争解放了2500万伊人民并使世界人民得到安宁。自从伊拉克战争以来,朝鲜、伊朗和利比亚等国家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取得的进展大大超出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就。
此次会议上,拉姆斯菲尔德要求北约加强在伊拉克的参与程度。他举例说,北约可以接管波兰、西班牙以及其他国际部队的领导权。对此菲舍尔再次与美唱反调。他说,做人的诚实要求他不能对这一问题上的疑虑缄口不言。他再次提醒北约要慎重对待向伊拉克派兵问题。不过,他表示,虽然德国仍坚持不向伊派兵的立场,但不会在北约理事会中行使否决权,而且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派后勤保证部队参与伊拉克使命。
综观此次会议,德美双方分歧依旧,立场也并没接近。德国坚持应该建立“有效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而美国仍未放弃单边主义的思想。但双方在阐述分歧时都强调,最好的朋友往往都会各持己见,更何况两国之间的问题。(本报柏林2月9日电)